“好人不长命!”大别山一位村书记得了白血病,掏空家底不够治。村里才300多户,就有212户凑了60400元!可惜,人还是走了,送葬的队伍,望不到头……网友:清官啊!老天瞎了眼! 六年前,王振华从村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谁能想到,这位曾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市委的军校高材生,这位把一个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生态村的“铁人书记”,会倒在白血病魔爪下,甚至连医药费都成了难题。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毛畈村。微信群里炸开了锅,但更令人震撼的,是那些没有智能手机,甚至连“新农合”都曾要催缴的村民,他们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到村委会。 你五十,我一百,粗糙的手里攥着的,是皱巴巴的钞票,更是滚烫的人心。短短一天,300多户的村庄,212户人家,凑出了60400元。 这钱,不仅仅是救命钱,更是良心债。 还记得那位老大爷吗?女儿白血病去世,自己又患上肝炎,家徒四壁,生不如死。绝望之际,是王振华,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四处奔走呼吁,为他筹集善款,硬生生把这一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如今,老大爷和远嫁外地的小女儿,合力捐出了400元。这钱,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个月的菜钱,但对王振华的恩情,却是千金难报。 王振华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把村民装在心里的人。 七十多岁的五保户王先进,至今还住在王振华牵头盖起来的房子里;十几箱方便面,见证了他没日没夜扑在村部,为村子谋发展的日日夜夜;通水、通电、通路,四层楼的村部,不足1%的贫困发生率…这些,都是王振华留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 他把毛畈村从一个地图上都难找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宜居宜游生态村。可他对自己,对家人,却总是报喜不报忧。重病缠身,还不忘托弟弟给大姐买生日蛋糕。这样的好人,谁忍心看着他受苦? 可惜,命运弄人。“好人不长命”这句老话,竟一语成谶。村民们用尽全力,却终究没能留住他们的好书记。 而王振华留下的,不仅仅是脱贫致富的毛畈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了这片土地上,和每一个村民的心里。 王振华书记的离去,在网络上也激起千层浪。“绝对的清官,可惜老天不长眼!”这是很多网友的心声,朴实却直击人心。 还有人说,“现在这样的村干部太少了,简直是村里的宝。”“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希望好人有好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王振华的敬佩,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这些评论,让人心酸,更让人深思。一个好干部,能改变一个村庄的面貌,更能温暖一方百姓的心。王振华走了,留下的,不应该仅仅是悲伤。 我们更应该想想,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好干部? 是他骨子里的善良,是军人出身的责任感,还是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或许都有。但更重要的是,他心里装着百姓,他把村民当亲人。 反观当下,有些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与民争利。与王振华相比,他们缺的,不仅仅是能力,更是良心。 王振华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想想我们身边,是否也有这样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周围的人。 我们是不是应该对他们多一些关注,多一些敬意?少一些理所当然,多一些感恩之心?一个好人倒下了,千千万万个“好人”更应该站出来。 毕竟,社会风气,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我们每一个人。王振华的事迹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这,或许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也是最珍贵的一份礼物。 你身边,有像王振华书记这样的人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来源:大皖新闻)
“好人不长命!”大别山一位村书记得了白血病,掏空家底不够治。村里才300多户,就
住顶楼小邹
2025-02-10 14:16:31
0
阅读: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