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当下,患者挂专家号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多次挂号的情况却让患者苦不堪言,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专家门诊设置“二次挂号”规则,或许有其管理上的考量,比如维持门诊秩序、区分不同诊疗阶段。但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一次完整的诊疗尚未结束,就被迫重新挂号排队,无疑是不合理的。患者支付的挂号费,理应涵盖从初诊到根据检查结果给出治疗方案的完整流程,而非看诊与复诊被生硬割裂。 医疗管理部门在此问题上并非毫无作为,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力求平衡医疗秩序与患者权益。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医院和专家对规则的机械执行,让患者感受到了冷漠与不公。这并非渎职,而是在复杂的医疗体系中,政策落实与人性化服务之间存在差距。 要解决这一矛盾,医院可优化就诊流程,如设置弹性出诊时间,确保患者当天检查结果能得到及时解读;或建立线上复诊渠道,让患者不必重新排队挂号。只有在规则与服务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让医疗服务回归“以患者为中心”的本质 。
真的假的!2000块钱治绝症?
【2评论】【3点赞】
彼岸花
总有一天会没人搭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