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在法国殖民地圣多明各(今海地),一位法国贵族侯爵德拉·帕埃德里因投资失败,竟将自己生育了儿女的黑人女奴隶玛丽·塞瑟特·仲马出卖。这位女奴,正是日后写下《基督山伯爵》的法国文学巨匠大仲马的亲祖母。
玛丽在圣多明各作为奴隶,为侯爵生育了四个孩子,其中包括大仲马的父亲托马斯·亚历山大。然而,侯爵因经济困境,将玛丽及三个女儿出售,仅保留了儿子托马斯。后来,侯爵凭借遗产赎回托马斯,但托马斯的混血身份让他在贵族社会中备受歧视。
托马斯为摆脱困境,采用母亲的姓氏“仲马”,投身军旅,凭借勇猛晋升为将军。在法国,他与白人女子结婚,诞下大仲马。然而,大仲马四岁丧父,与母亲共度贫寒岁月。他从未放弃梦想,坚持使用父亲的姓氏,并在巴黎以抄写剧本为生,逐渐崭露头角。
21岁时,大仲马发表剧本《亨利第三及其宫廷》,正式步入文坛。随后,《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等作品让他声名鹊起,成为通俗小说领域的领军人物。尽管个人生活历经波折,大仲马的作品却成为经典,深受读者喜爱。
2002年,法国政府将大仲马安葬于先贤祠,彰显其在法国文学界的崇高地位。从大仲马祖母的奴隶身份到他成为文学巨匠的传奇经历,见证了家族与时代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