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清光绪五年,日本侵占琉球并改名冲绳,琉球国王被迫退位并囚禁于东京。清政府虽不满,但内外交困,无力相助。日本要求引渡三名所谓“冲绳坏人”,清政府下令地方抓捕。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捕获三人后,不料两人逃脱。此事上报至两江总督沈葆桢,他毅然决定释放剩余一人。
沈葆桢,林则徐外甥,晚清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对中国近代海军建设有重大贡献。他心怀抗日之志,却遭朝廷阻挠,内心苦闷。面对琉球案犯,他深知交人即承认日本非法占领,故决定释放案犯以抗议。江宁知府初闻惊愕,沈葆桢安抚并坚持己见。
晚间,沈葆桢与幕僚谈及此事,表达了对朝廷软弱的痛心及自己愿担责的决心。他给朝廷上书,自述放人缘由,主动请罚,但求不牵连他人。恭亲王奕欣对此置若罔闻,日本使节询问逃犯时,朝廷称尚未找到。
此事最终因日本自觉理亏而不了了之。沈葆桢后因劳累过度病逝,年仅五十九岁,未能叶落归根,葬于福州市西郊。他的抗日情怀与担当精神,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