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底,焦裕禄向组织申请回山东老家看望老母亲,找到县长程世平说:“老程,你手头宽不宽裕,能不能借我个三四百?”程世平惊讶的看着焦裕禄说:“老焦,你这样子回老家,老娘看了不难受啊?” “焦同志,这点钱够不够啊,要是不够,你尽管开口,回家也不能这么寒酸。” 程世平没想到,焦裕禄居然会找他周转钱,按道理来讲焦裕禄的工资是不低的,在兰考很不错了,但半大小子饿死老子,焦裕禄家里面孩子多,那时候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家都是卯足了劲生孩子,恢复人口,为国家做贡献嘛。 再加上焦裕禄虽工资多,但用在自己身上的东西少,他家里的人都穿着补丁衣服,不舍得给自己买布,更何况,焦裕禄还时常接济别人,根本不往家里存半点钱,程世平跟他在来到兰考前,就是老搭档,在兰考,他就是最了解焦裕禄的那个人。 焦裕禄是主动扎根来兰考县的,但程世平也同样如此,他俩就像两棵白杨一样扎根在兰考,势必要把风化沙土给治理掉,这年焦裕禄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尤其是焦裕禄来找程世平的时候已经感冒,大冬天还穿着单衣,就知道他条件多艰苦了。 程世平不放心焦裕禄,他清楚焦裕禄对自己太省了,不由分说就给他买了一件棉衣,这才把焦裕禄放走,瞅着风雪中脚印一深一浅的焦裕禄,程世平心中无限感慨,两人没来兰考之前认识很长,但如今经过风沙的洗礼焦裕禄的性格还是没变,这半年,程世平是眼瞅着焦裕禄一点点把兰考变好。 程世平对焦裕禄非常敬重不是没有原因的,主动请战兰考县,就连他也是在焦裕禄的邀请下来兰考的,当时兰考县的情况非常糟糕,粮食只是最简单的问题,北京不算是个种粮食的好地方,那年的小麦亩产量120多斤,兰考县是中原种粮大省的城市,但那年亩产才40多斤,还不到北京的三分之一。 归根结底,还是黄河决堤造成的,历朝历代治理黄河都是大任务,黄河也是中国大型水流水患最为严重的,为什么要建设三门峡水坝,就是希望三门峡水坝给黄河减轻压力。 焦裕禄是商户、农民出身,也是工人出身,游击队出身,工农军商,焦裕禄同志都做完了,很多人都说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吃苦耐劳精神,不怕艰险的精神,但实际上焦裕禄还是一个技术性干部,他不仅懂工业,也懂农业,是真正从一线基层一步步坐上来的干部,兰考县条件很艰苦,但再艰苦也没有他小时候跋涉数十里给地主打工,跟猪睡一个地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对兰考县的百姓感同身受,他们的情况不好,更需要他焦裕禄过去,国家需要的不是一个焦裕禄,而是千千万万的焦裕禄,能够因地制宜发展的技术性干部,兰考的主要问题是风沙水土化,要解决兰考的问题,就得解决这个问题,焦裕禄选择了桐树。 焦裕禄在兰考近500天,基本上没有一天是休息的,每天不是在下乡调研,就是跟 群众一起在田间劳作,也正因为如此,焦裕禄才会得到兰考县人的认可,焦裕禄精神是跟红旗渠精神一样高尚的品质,也是需要很多人学习的地方,不怕困难才能克服困难。
1963年底,焦裕禄向组织申请回山东老家看望老母亲,找到县长程世平说:“老程,你
蜀山史道道
2025-02-11 00:35: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