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二创武林大会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影评(四):故事主题|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武侠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神秘最令人向往的一种精神体现!不同时代,对于侠义精神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达。
所谓武侠,武乃根基,侠为魂魄!侠者,不仅以武犯禁,更以义行天下!他们知恩图报,行侠仗义,以武救世,扶危济困,以个人的力量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金庸武侠小说则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进一步升华,郭靖杨康二人的名字即源于勿忘“靖康之耻”,直接点明《射雕英雄传》的故事主题就是家国大义和民族情怀!
武侠是什么?在徐克眼里,“武侠世界就是很自由,根据个人的正义感去解决不公平状态,用自己的本事去把奇异现象,揭发到它后面的真相也好,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武侠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可能性。”
世人尊称郭靖为大侠,不言而喻,是因为他武功盖世,足以称霸整个武林!金庸老先生评价郭靖“武功之高,惊世骇俗”,他的降龙十八掌独步天下,掌力刚劲横扫江湖,后又习得九阴真经,凭借深厚内功融汇贯通各家武学,之后跟随成吉思汗西征,更是熟练运用《武穆遗书》中的传奇兵法鏖战襄阳,飞兵天降迅猛破城生擒完颜洪烈。
但人们钦佩和歌颂郭靖大侠,并不只是因为他武功盖世天下第一,而是他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始终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浓烈的侠义精神!
正如倪匡所赞叹的那样,“郭靖是大侠,不但在江湖上称侠,而且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万民称颂。郭靖对敌时,虽死不屈,一生之中,未曾玩过半点花样,说过半句假话,行过半点诡诈!”
金庸原著中,成吉思汗弥留之际和郭靖深谈“何为英雄”,郭靖答曰:“自古以来英雄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
电影中,郭靖劝说大汗退兵,他说,“真正的英雄不是南征北伐,而是忧国忧民,永怀怜悯之心,那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可见,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不仅高度还原了金庸对于英雄大侠的思考,而且将中华武侠精神提炼成了十六个大字,即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辈犹怜,忧患实多!
这既是郭靖一生坚守襄阳保家为国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武侠文化核心价值的深度体现!演员肖战用精彩的演绎真实还原了金庸笔下的大侠郭靖的精神世界,格局远大胸襟辽阔,远远超越了传统侠客为了俗世义气而以身报恩流血牺牲的狭隘的侠义精神!
他是蒙古大汗钦定的金刀驸马,却毅然放弃唾手可得的名利,离开养育他的草原,逆流而上回归中原,去营救千疮百孔大厦将倾的故土家园;他拥有绝世武功,却没有像传统侠客那样选择和爱侣退隐江湖自在逍遥,而是坚守边关数十载,一生抵抗外敌入侵,为了神州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流血牺牲,保家卫国!
郭靖质朴诚恳又铿锵有力的回答,既回荡在银幕中构筑的那个侠义江湖世界,又深深地击中了银幕外所有观众的心,中华武侠精神便通过这种奇妙的方式完成了时代传承和情感共鸣。
片尾,大汗和郭靖的最后一段对话颇有深意啊!
大汗意味深长地说,“我很遗憾没有给你取一个蒙古名字。”显然,这里的“名字”是一个身份符号,意味着归属,也意味着忠诚,他抱憾养育郭靖那么多年,却没有将他彻底同化成蒙古的族人!我为你赐婚,让你成为人人艳羡的金刀驸马,从此拥有至高权利,却依然无法留住你为我所用!
郭靖坚定地回答说,“即便我有蒙古的名字,我也依然记得我的本名叫郭靖。”我谨遵父母教诲不忘“靖康之耻”,家仇国恨,即便我的父亲被奸人所害宋廷有负于我,我也不会忘记我的根在中原,身为大宋子民的我也绝不会做出卖朝廷的事情,更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你们侵略我大宋国土践踏我无辜百姓!
其实本片第一个镜头一出来,便直接点题!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郭靖纵马驰骋奔赴中原,他的那句旁白“我叫郭靖,宋人。”便清楚地点明了自己的身份。片尾,郭靖和大汗这段关于名字的对话,则与片头遥相呼应,郭靖仍然没有动摇自己的选择和坚定的决心!
正如郭母所说,“记住,中原是你的根!”侠之大者,首先不能忘本,要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其次要有一颗怜悯之心,要保护弱者,爱护天下苍生。这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
片中这段对话穿越时空同样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主义意义!无论我们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忘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无数海外儿女心系祖国母亲,学成后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回归祖国的怀抱,积极地投入到祖国的各项建设当中,在时代的映照下,海内外的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大侠,都是我们身边的侠之大者!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