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只能长在盐碱地里,结出来的稻米又硬又难吃,经济价值根本不大,为什么袁隆平院士要大力推广它?答案只有一个:它太安全了! 海水稻是什么稻,难道是种在海水里面的吗?虽然听起来非常的扯,但我国还真有这种稻米。 海水稻并不是长在水里面的,而是一种生长在沿海沙滩上,可以有效适应盐碱地的稻谷类。 只不过这种海水稻的生长虽然神奇,可是吃过的人,却直呼一言难尽,完全就像是在吃蜡烛。 中国现如今14亿人口,在2024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14130亿斤,平均每人400公斤。 定眼一看十分充盈,一年的收成下来,不仅可以吃到撑,还有能力进出口。 要问在现如今这个粮食极度充盈的社会上,海水稻的作用是什么,那只能告诉你们一句话,谁会嫌钱多呢?同样有那个国家,会嫌弃自己的粮食多呢? 而且海水稻在研究的时候,中国的粮食产量,还远没有达到如今这种地步。 早在1939年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发现了这种在海边盐碱地的稻类,那个时候,还正处于一个吃不饱饭的年代。 不过我国科学家真正开始研究海水稻的时间,是在1987年,一位名叫陈日胜的农业科学家,最先开始的。 当时陈日胜还不是科学家,而是一位在林业局工作的中专生,平日里面对农产品也是颇有研究。 在一次海边的经历,陈日胜发现了这种生长在海边的稻类,顿时被其给吸引了过去。 身为农民出身的陈日胜,自然是知道,稻谷想要种植,对于泥土的依赖性非常大,一片肥沃的土地才能更好的结出晶莹的大米。 在陈日胜的印象里面,中国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这种稻谷,因此这一情况,也是深深的震撼住了他。 但同时,一股莫名的冲动,迫使陈日胜将种子收集了起来,开始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寻这种水稻的种植之法。 至此,在完成工作之后,陈日胜经常会在闲暇之余,尝试种植这种水稻,只不过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之后,陈日胜在附近盐碱地里面,搜集了500多颗海水稻种子,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研究之中。 一年32年以来,陈日胜始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投入研究,但始终没有什么最新进展。 只能靠着最原始的办法,那就是矮个子里面挑高个子,从一开始的种植400颗挑选51颗,再从51颗里面挑选15颗。 以此类推,终于在2014年,陈日胜终于研究出来了其中的奥秘,成功的利用500颗种子,将海水稻培育了出来。 但是如何量产,却成为了他当时的一大难题,在那段时间里面,陈日胜几乎每天都会在地里面研究。 在此期间也投进去了不少资金,几乎年轻时攒下的积蓄,都被陈日胜给投入到了研究之中。 为此,家里面对于他常常哀声怨气,可陈日胜对此却不以为意,因为自己的家人根本就不明白,这项实验一旦成功意味着什么。 之后,陈日胜意识到,单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将海水稻发扬光大,为此还专门寻到了合作伙伴,来投资他的生意。 虽然陈日胜拉倒了投资,但是对方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很快就面临破产,对陈日胜的投资自然也就断掉了。 不断不要紧,这一断可害苦了陈日胜,为此他只能卖房子卖车子,来贴补实验所需要的研究。 这令原本家里面的矛盾,变得更加大了,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什么陈日胜一连30多年,会去研究什么海水稻呢? 妻子更是将陈日胜辛辛苦苦保存下来各种泥土样本,当成垃圾一样丢掉,这一切都令陈日胜十分难受。 就在实验接近停止的时候,陈日胜的事迹被袁隆平得知,对于这种新型水稻,他自然是十分感兴趣的。 于是袁隆平就与陈日胜一同,研究起来了这种海水稻,还解决了量产的问题。 之后两人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彻底的将海水稻发扬光大,并且在国内各个地区,开始种植了起来。 并且在2017年,海水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万亩,平均每亩400斤,多在山东广东等地盐碱地区种植,这次才能发挥他独特的价值。 而且根据2024年最新统计,海水稻的产量增加到了20753万吨,算是一种新型的谷类食物了。 那么对此,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信息来源:央视网 2016年12月15日 《厉害了!袁隆平的“小目标”:海水稻试种成功》)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海水稻只能长在盐碱地里,结出来的稻米又硬又难吃,经济价值根本不大,为什么袁隆平院
语蓉聊武器
2025-02-11 16:20:14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