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妇在儿子的搀扶下,缓步走进江西赣州烈士陵园,在前夫墓前泣不成声。突然,儿子念出旁边墓碑上的铭文:“红军烈士刘法玉,永垂不朽!”这句话让老人震惊不已,她喃喃自语:“组织一直没有忘记我……” 江西兴国县烈士陵园埋葬着众多革命先烈,常有人前来祭奠。这一天,一位身着旧式服装、白发苍苍、略显驼背的老人,在家人陪伴下来到这里,寻访前夫的长眠之地。经过仔细查找,终于在一块墓碑前驻足。她细心拭去碑上的灰尘,仿佛在凝望昔日年轻的丈夫。 然而,正当她沉浸在回忆中,儿子突然惊呼,原来,在丈夫墓碑旁竟然立着另一块写着母亲名字的墓碑。刻字清晰地写道:“红军烈士刘法玉,永垂不朽!”老人愣住了,继而泪流满面,声音颤抖:“组织记得我,红军烈士刘法玉!” 儿子不明所以,待母亲断断续续地讲述往事,才明白她竟也是一名红军战士,只是组织误以为她早已牺牲。 当地政府获悉这一情况后,向刘法玉老人解释:“当年组织派您去武汉执行任务,之后杳无音讯,误认为您已牺牲,因此在此设立了烈士墓。” 刘法玉1913年生于江西兴国县,家境贫寒,自幼被送至邻村做童养媳。幸而婆家待她甚好,与丈夫感情融洽。革命浪潮席卷江西,土地改革让贫苦百姓看到了希望,刘法玉和丈夫赖来发遂双双投身红军。丈夫编入作战部队,而她则负责后勤医疗。 她勤奋刻苦,不仅操持军中事务,还抓紧时间学习医疗知识,逐渐成长为能独立处理伤患的医护人员。然而,因战事频繁,夫妻多年未见,唯一的重逢是在1934年长征初期,两人匆匆相遇,却未能交谈片刻。 红军长征途中伤亡惨重,赖来发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刘法玉虽悲痛万分,但她必须继续救治伤员,无暇沉溺于哀伤。1935年,她奉命与钟三秀前往武汉采购药品,途中不幸被国民党军发现并遭逮捕。 她与战友遭受酷刑,甚至被砍去一根手指,但始终坚守秘密。几个月后,国民党押送她们途中遭遇伏击,刘法玉和钟三秀趁乱逃脱,却因地形不熟而失散。 刘法玉被一位善良百姓救助,待伤愈后四处寻找红军队伍,然而多次失之交臂。为了躲避追捕,她隐姓埋名,嫁给了一位普通农民,自此再未回归革命队伍。 多年后,刘法玉因在电视上看到前夫墓碑,决心前往祭奠,才意外发现自己仍被祖国铭记。她的故事不仅展现了革命女性的英勇与奉献,也印证了历史对英雄的永恒铭记。
1986年,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妇在儿子的搀扶下,缓步走进江西赣州烈士陵园,在前夫墓
荒沙历史吖
2025-02-11 17:14:18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