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伪军采取了巧妙的手段来获取新四军的情报。在一次行动中,一批伪军伪装成新四军伤兵进入王家村,并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情照顾。伪军趁机谎称自己与部队走散,向村民询问应该如何行动。村里的一位老乡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第六支队在茫荡山!”这句话很快被伪军发回日军指挥部。
不久,3000名日军将茫荡山团团包围,新四军第六支队遭遇了灭顶之灾。茫荡山原本是新四军为躲避日军扫荡而设的隐蔽据点,然而,由于老乡无心的一句话,暴露了新四军的位置,为日军的围剿提供了机会。
事后,老乡深感懊悔,但此时事已至此,再多言语已无济于事。他只能祈祷新四军能够凭借运气幸免于难。此时,新四军的主要指挥官是鲁雨亭,他原名鸿逵,改名后的鲁雨亭因一场梦境而获得了好运,随后他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河南抗日部队中的重要将领。
与许多新四军将领不同,鲁雨亭并非文化水平低下,而是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他曾在河南陆军和建国豫军等部队担任过重要职务,最终成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的总队长,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夏永砀。在这里,他组织了多次成功的反击行动,对日军造成了严重打击。
从1940年初开始,鲁雨亭领导的游击队展开了一系列袭击行动,频繁袭击日军运输队和补给线,给日军带来极大困扰。尽管日军无法抓住这支游击队,屡次围剿却未能取得成功,鲁雨亭的部队依然灵活机动,造成了大量日伪军的伤亡,并摧毁了大量日军装备。正因如此,鲁雨亭成为了日军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
尽管日军凭借伪军的情报多次展开围剿行动,但当地百姓对新四军的支持,使得日军很难从他们口中获取有用信息。无奈之下,日军便通过伪军的手段获取情报,这一计策最终导致了王家村的伪装伤兵事件,暴露了新四军的踪迹。
在一次阴云密布的日子里,鲁雨亭敏感地察觉到某种不祥的预兆。当时,一名哨兵急报称,日军已经集结3000人向茫荡山进攻。鲁雨亭意识到,自己的部队已经被包围,敌人的围剿已成定局。面对困境,鲁雨亭果断指挥部队展开反击,但当时的局势已经变得异常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