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某个雨夜,驻扎在磨河滩的日本军队放松了警惕,认为那晚不会有敌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战斗,士兵们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他们一起吃了些简单的食物,随后就进入了休息状态。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中国军营里,军官们聚集在一间屋内,召开了紧急会议。一位军官提出建议:“我们在娘子关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是否可以趁势推进部队?”
另一位军官反驳道:“不急,士兵们经过这场战斗已经疲惫不堪,继续推进恐怕效果不佳,士气也会受影响。”
“那就先休整一下,等士兵恢复后再推进。”另一位军官建议。
“如果我们要前进到阳泉地区,就必须经过磨河滩。那里有大量日伪军驻扎,地势险要,且有多个桥头堡,进攻起来困难重重,伤亡也会很大。”有军官提出忧虑。
“但现在我们在娘子关获胜,士兵们的士气正高,正是推进的好时机。”另一位军官坚持。
经过一番讨论,团长和政委交换意见后决定:“既然大家都支持继续推进,就让五团一连组织成突击队,进行偷袭。”
随即,一名士兵被派去找到了邓世军,一连队长。“报告!”士兵说道。
“进来。”邓世军命令道。士兵汇报:“我们查看了天气,预计两天后会有雨。计划是今晚趁夜偷袭磨河滩。”
“收到。”邓世军回复后,马上召集一连士兵。“大家今晚和明天休整,后天晚上出发,目标磨河滩。”
当晚,邓世军带领连队悄悄出发,趁黑夜向敌营靠近。临近敌军驻地时,邓世军示意士兵停下,派一名士兵前去侦察。没过多久,侦察兵回来报告:“敌军异常安静,仅有一小队在巡逻。”
有人猜测:“这会不会是敌人的圈套,空城计?”
另一位士兵回应:“不太可能,他们怎么知道我们今晚就来偷袭?”
有人提出:“但也有可能,如果我们贸然行动,岂不是容易被全歼?”
邓世军沉思片刻,决定继续执行原计划。他指示部队等巡逻队离开后立刻行动。
随着接近敌营,周围的寂静让所有人感到紧张。士兵们悄无声息地掀开帐篷,终于看清了敌人的状况——日军似乎并未察觉他们的接近,营地一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