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等功臣老兵被儿媳赶出家门,只能住进机井房艰难生活,没想到的是,2020年,老人英雄的身份被曝光,政府送来30万的补贴,老人直接当着儿媳的面,将钱给分了…… 中国传统婚育观讲究“养儿防老”,因此在很多地区不仅要多生孩子,最重要的是多生儿子。 但河北的孙顺明老人却是个反例,他这辈子生了两个儿子,老了却被儿子儿媳赶出去,成了村子里的可怜人。 好在孙顺明年轻的时候善良,常常慷慨解囊帮助村里的老小,因此在他被赶到机井房之后,村里很多人家会自发帮助他。 孙顺明御寒的衣物和一日三餐,基本上都靠村里人的接济,儿子儿媳全然不问。 尤其是孙顺明的儿媳妇们,从前因为利益划分争吵不休,把老人赶走大家各过各的,完全把老人当成了累赘。 2020年,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村里时,得知这段往事不禁大惊。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国家一等功臣,晚年竟然过得这般凄凉。 曾经当过兵打过仗,是孙顺明隐瞒多年的秘密。 孙顺明的命运生来坎坷,幼年便失去了父母,靠着吃百家饭长大。 16岁那年,他得知解放军在征兵,便主动跟着部队离开了村子,从此音讯全无。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正处于关键时刻,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决定在重庆挖一个“大洞”。 这个“大洞”就是如今的816小镇,在当时它的名字叫816核军工洞,也是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基地。 因为选址在重庆涪陵的深山老林,816核工厂的大洞完全靠人工挖掘,为此全国秘密调派部队战士在大山里挖了17年。 孙顺明就是其中的一员,年轻的他跟着战友一起,靠着铁锹挖出了中国的希望。 每个来到816基地的人,上的第一课都是“保密”,而且必须终身保密。 曾经有一对来自湖南的兄弟俩,一起参与了施工建设,却多年来都没有彼此的音讯。 直到他们在白涛镇的街头相遇,才发现了对方的存在,当众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孙顺明毫无牵挂,一颗心全部献给了祖国,他从没想过跟任何人联系,只是在山洞里没日没夜的苦干。 直到1975年国家一声令下,他才跟着大部队撤离白涛镇。 回到原部队之后,孙顺明又辗转来到了西北地区,还在1962年立了个大功,被授予了一等功勋章。 但这次大功的代价,是孙顺明的身体健康,他因为战斗伤到了关键部位,只能拿着退役金退役。 回到老家的孙顺明,牢记816基地的要求对过往保密,全然没提自己当过兵,更不会讲自己的荣誉。 他重新回归普通农民的生活,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可惜两个孩子还没长大,妻子就因病先一步离去。 孙顺明难过不已,却没有重新再娶,而是靠自己养大了两个孩子。 谁知孩子娶了媳妇就忘了爹,不愿意给老人养老,最后才落得个全村人接济的结局。 因为孙顺明在登记时的名字有误,民政部门找了很久才找到他,但得知老人的遭遇时,心中却是无比的悲哀。 且不论老人是有功的老兵,哪怕他只是个普通老百姓,都不该被儿子们如此对待。 为了给老人稳定的老年保障,政府不仅给老人盖了新的房子,还给他送来了30万补贴。 得知消息的儿子儿媳,再次赶来了老人家的门前,希望能将孙顺明老人接回去养老。 可经过来到这一遭,孙顺明早已看清儿子儿媳的秉性,压根没理会他们的邀请。 他拿着钱转过身,将20万交到了村干部的手里,这笔钱用来造福整个村子的百姓。 因为在他住在透风的机井房时,是整个村子用真心救了老人家一命。 参考资料: 河北老农被儿媳赶出家门,国家直接送上30万元:此人身份不简单...,濮阳广播电视台
河北一等功臣老兵被儿媳赶出家门,只能住进机井房艰难生活,没想到的是,2020年,
悦悦小侃历史
2025-02-12 18:24:4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