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31 岁的奥黛丽·赫本在瑞士分娩后,与丈夫梅尔·费勒及还在襁褓中的儿子肖恩留下了这张罕见合影。 1929年,奥黛丽·赫本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家庭。她的童年并不像其他贵族子女那样幸福,反而伴随着战争的阴影度过。 二战期间,纳粹占领了荷兰,年幼的奥黛丽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她曾看到亲人被德军当众射杀,这些经历让她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战争最艰难的日子里,年轻的奥黛丽因营养不良而身体虚弱,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这段经历让她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的每一天,也深深影响了她日后成为母亲时的态度。 随着战后的和平到来,奥黛丽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1953年,她凭借《罗马假日》一举成名,成为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新星。 然而,在事业最辉煌的时期,31岁的奥黛丽选择将重心转向家庭。1960年,她在瑞士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肖恩·费勒。 对于奥黛丽来说,成为母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她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相比演员的身份,她更看重母亲这个角色。 在肖恩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奥黛丽选择了暂时淡出影坛。她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照顾新生儿的工作中,这与她在荧幕上光鲜亮丽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瑞士的宁静环境为奥黛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育儿场所。远离好莱坞的喧嚣,她可以专注于家庭生活,享受与新生命相处的每一刻。 作为一位经历过战争的母亲,奥黛丽特别注重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关爱。她将自己童年因战争而缺失的温暖,都倾注在了对儿子的养育之中。 对于奥黛丽来说,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种幸福感源于她在战争年代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也来自于她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在照顾肖恩的日子里,奥黛丽展现出了与银幕形象完全不同的气质。她的生活重心完全围绕着这个新生命,展现出了一位母亲最本真的样子。 1954年9月25日,奥黛丽·赫本与梅尔·费勒在瑞士蒙特勒举行了婚礼。这场婚礼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关注,但婚礼本身却十分简单低调。 两人的相识要追溯到百老汇舞台剧《翁蒂娜》的合作。在这部作品中,奥黛丽饰演女主角,而梅尔则担任导演,这次合作为他们的感情埋下了种子。 梅尔·费勒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和制片人,在百老汇颇有名气。他与奥黛丽不仅有共同的艺术追求,还都热爱戏剧艺术,这些共同点让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婚后的前几年,这对夫妻经常一起工作。梅尔参与制作了奥黛丽主演的几部电影,包括《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两人的合作为好莱坞贡献了一些经典作品。 然而,两人的性格差异逐渐显现。梅尔热衷于事业发展,经常在世界各地奔波,而奥黛丽则更向往平静的家庭生活。 1960年肖恩的出生,本应该让这段婚姻更加牢固。但实际上,照顾孩子的责任更加凸显了两人生活方式的差异。 梅尔继续他的环球电影事业,频繁出差成为常态。而奥黛丽则更多地留在瑞士的家中,专注于抚养儿子。 这种生活方式的差异带来了更多的矛盾。梅尔追求事业发展的决心与奥黛丽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形成了难以调和的冲突。 随着事业的发展,梅尔开始涉足更多的电影项目。他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了制片人的角色,这使他需要更多地在好莱坞与欧洲之间往返。 与此同时,奥黛丽也面临着是否重返影坛的选择。她在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也给婚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两人的关系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尽管他们都试图维持这段婚姻,但距离感却在不断加大。 1968年,在经过长期的分居后,奥黛丽与梅尔最终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梅尔继续他的电影事业,而奥黛丽则选择带着儿子肖恩在瑞士生活。 1960年的这张全家福,拍摄于瑞士一处私人住所。这是奥黛丽·赫本产后不久的第一张公开家庭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照片中的奥黛丽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发型也十分朴素。这与她在银幕上光彩照人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她作为一位新手妈妈的自然状态。 梅尔·费勒站在奥黛丽身旁,穿着深色西装,展现出成熟男士的稳重。而在他们中间,小小的肖恩被母亲轻轻抱在怀中,全家人的表情都洋溢着幸福。 这张照片被拍摄后,三个人的人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奥黛丽在照顾孩子一段时间后重返影坛,继续她辉煌的演艺事业。 梅尔·费勒则更加专注于电影制作,他后来成为了好莱坞知名的制片人。作为他们爱情见证的肖恩,在父母的影响下也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肖恩·费勒的成长过程充满戏剧性,他在父母离异后主要跟随母亲生活在瑞士。这段经历让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后来他成为了一位成功的电影制作人。 对于奥黛丽来说,这张照片记录了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不久,她开始在母亲和演员的双重身份间寻找平衡。
1960年,31岁的奥黛丽·赫本在瑞士分娩后,与丈夫梅尔·费勒及还在襁褓中的
文山聊武器
2025-02-12 18:52:04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