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知道为什么 Bank 在英文词汇中,一个含义是银行,另一个含义是河堤了
应该是儒家们对中国古代称呼银行的名称极其不熟悉导致的
之前我们提到,1965年出版的 A Linguia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中存在许多源自唐代的概念,比如唐代装佛骨舍利的八重宝函以及唐代律诗的平仄
此书中介绍语言中的「指代」的时候,就举了一个例子,Bavk 一种含义是 钱庄 money shop,另一种含义是 border of river ,此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Bank 在现代是银行的意思,钱庄的确是银行的前身,那么 border of river 会不会是西方翻译错误,它本身是银行的另一种称呼呢?于是我查了一下唐代的钱庄叫什么,它叫「柜坊」
这就很有意思了,很可能是儒家人把文言文翻译为英文的时候,不知道 柜坊 是什么意思,那时候也没有互联网,于是就当做“木巨土方”翻译了,什么东西木巨土方呢? 可能就是河堤了.... 河堤上一般种着垂柳,可不是木巨土方么
最后,此书对「指代」 的翻译也是错的,翻译成了“指数” exponence,看的我一头雾水....很显然,指代也并非代词 Pronoun,它是意义和内涵的指代,所以,像钱庄,柜坊,其实都是指代的都是银行,X,Y 也是指代,代数
所以,此书必然是从中国古籍翻译过来的了
此书还介绍了「精细度」的概念,即对一个事物描述的精细程度,对修饰语也可以展开为指示语 Deictic,数量词 Numberative,品相词 Epithet
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正文中用 o 代替的 numberative 的缩写,而且 d, o, e。都是用的小写,这在英文中相当不规范
但是在汉字中就有特别含义了,M 用大写表示宏大,d, o, e 用小写表示细微
总之,此书妥妥的是翻译自中国古籍,也就是这是一本最晚是明初时候的翻译学著作
请注意,中国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开始就有专门的官方翻译机构,叫会同馆,四译馆,会同四译馆等名称,明正统六年(1441)增设了九处,到了成化五年(1469)则有了18处,翻译朝鲜语,日语,琉球语,安南越南语,真腊高棉语,暹罗泰语,占城语,爪哇语,苏门答腊亚齐语,满刺加马来语,达达蒙古语,回回波斯语,维吾尔察合台语,西番藏语,河西语,缅甸语,以及傣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