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贵阳老城区最宽阔的道路当属遵义路。这是1959年贵州第一条铁路

惹不得哦大爷 2025-02-13 07:15:12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贵阳老城区最宽阔的道路当属遵义路。这是1959年贵州第一条铁路——黔桂铁路通车之后,所修建的连接贵阳站与市区的迎宾大道。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条道路上出现了一批贵阳的地标建筑。 第一个重要的地标是邮电大楼,这座八层楼高的大楼,如今已被周围的高楼大厦所淹没,然而从50年代到70年代,它一直都是贵阳的最高建筑。那时,小孩子走到这座大楼下,常常会去数它的层数。当时还有一种说法,说是邮电大楼建成之后有些倾斜,为此,大楼的设计者还被判刑了。这种说法增添了邮电大楼的神秘感,但显然是毫无根据的,邮电大楼一直留存至今便是其质量过硬的证明。 第二个地标是朝阳桥,此桥于1958年建成,它原来的位置是一座老木桥,连接着城里和城外,而朝阳桥则是用钢筋水泥结构建造的现代桥梁。它将贵阳火车站与市区连接起来,成为贵阳的标志性建筑。60 - 70年代贵阳有一种大众香烟的牌子就叫“朝阳桥”。记得文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传言说,在“朝阳桥”烟盒图案上发现了一条缩小的反动标语,见大人们拿着烟盒对着天空仔细查看,却什么也没发现。今天的朝阳桥,经过几次大修和加固,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造型。 第三座地标是春雷广场,它是如今筑城广场的前身。不过,当时的春雷广场主要位于遵义路东,仅有如今筑城广场四分之一的大小。它于1969年建成,取名为春雷广场是因为上一年贵州省革委会成立,中央两报一刊发表了一篇祝贺社论,名为《西南的春雷》。广场建成之时正值国庆20周年,那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烟火晚会。我第一次在那里见到了当时所谓的“太阳灯”,亮如白昼,让人惊叹。 第四座地标是红太阳展览馆(简称红展馆),这座展览馆的外形有意仿照人民大会堂样式建造,看起来很雄伟。直至今日,其外形依然不过时。70年代末,这里更名为贵州省展览馆,相当于一个美术馆,多次举办过大型的美术作品展览。而如今,这里变成了贵州省公共服务中心。

0 阅读:1
惹不得哦大爷

惹不得哦大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