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知识分子?天才蒋筑英填补了中国光学多项空白,“光明磊落忘我工作,对祖国无

地元历史档案 2025-02-14 16:23:27

什么才是知识分子?天才蒋筑英填补了中国光学多项空白,“光明磊落忘我工作,对祖国无限忠诚,刻苦专研才华横溢不计名利”,这是挽词中对他的高度评价,身为“中国光学之父”,蒋筑英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用生命铺设出光学的道路。   蒋筑英出生于1938年,地道的浙江杭州人,家中的经济贫困潦倒,他的出生于家庭而言是雪上加霜,作为家中的老大,蒋筑英不仅要兼顾学业,还要承担家中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农务,饶是再辛苦,他也从未耽误过学习。父亲因为历史问题被劳动改造,母亲身患重病无法承担重活,原生家庭的影响下,蒋筑英从懂事开始,就深刻的明白,唯有读书才能扭转这个穷苦家庭的命运。   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蒋筑英就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常常一呆就是就是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勤勤恳恳的努力之下,蒋筑英不仅学业名列前茅,是学校出了名的断层学霸,精通五门外语,得到全额的助学金,靠着自己的能力读完大学。   光学科学家王大珩是蒋筑英的偶像以及榜样,大学毕业后,蒋筑英首次恳求母亲同意他前往离家乡几千公里的长春追寻梦想,开启了光学研究的漫长之路。研究生的生活十分辛苦,经常忙的废寝忘食,每个月的不多的助学金,蒋筑英只留下勉强维持生活的部分,其余的全部都寄回老家。 家里人缺乏光学知识的层面,来信劝他回到家乡或者换个领域发展,素来孝顺的蒋筑英全数拒绝了,他深知发展国家的中国,光学领域相比西方国家要落后一大截,国防、军事、科研等重要领域,都涉及到光学的摄入。   1965年,在蒋筑英带领团队的努力下,耗时2年多的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成功诞生,测量装置的质量与国际水平不相伯仲,王大珩更是骄傲的在大场合对蒋筑英赞扬有加:“他做出来的,总比我想的还要好!”   面对铺天盖地的赞美,蒋筑英十分谦虚,淡泊名利的他继续投身到光学领域中,除了吃喝拉撒其余的时间都花费在研究室里,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相继攻克国产照相机拍摄彩色照片失真、电子分色机、中国彩色电视复原技术等方面的难题,而他也因此闻名世界,全球都知道中国出了一位光学天才叫做蒋筑英。   在同事们的眼中,蒋筑英就是个工作狂魔,专注起来整宿不睡觉,遇到需要攻克的难题,不解决誓不罢休,但是对待名利和钱财,他从未放在心上,饶是家庭困苦的前提下,蒋筑英也只是拿应得的,遇上研究所评职称、分房子、涨工资,他几乎都把难得的机会让给了身边的同事,就算是国外邀请的学术交流名额,他依然把机会让给别人,别当有人问起为何如此之“傻”,蒋筑英总是淡然的笑着说道:“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我要做更多的铺路动作,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为更多的年轻科技人员攀登高峰创造条件。”   积劳成疾的蒋筑英于1982年6月在出差途中去世,年仅43岁的他,留下了年幼的孩子以及孤苦无依的妻子,遗憾的闭上了双眼,为中国光学领域贡献巨大的他,临死前最后的遗言,都是交代同事别把借来的衣服弄脏了,传奇的一生,值得吾辈乃至后辈歌颂缅怀。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79

用户17xxx79

1
2025-02-15 00:16

民族精英,国之栋梁,痛惜早逝,万民哀伤!

地元历史档案

地元历史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