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被俘的空军!”他举枪击毙五名日军之后,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殉国,悲壮感人!请记住他的名字,21岁的阎海文。 1937年8月13日,上海的天空战火连天。日军的轰炸机如同黑云压顶,空中枪火四起,战斗一触即发。 这一切,发生在阎海文所在的空军第五大队。当时,阎海文只是21岁,刚刚从中央航空学校毕业,作为一名飞行员,他并不甘于只做旁观者。 他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决心,投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他的理想并不复杂,就是要为自己的家国复仇,为被日寇践踏的中华大地赢回一片蓝天。 阎海文出生在辽宁省北镇县的一个满族家庭。自幼见证日寇的侵略,他的家乡东北在1931年便被日本侵占,给他心中埋下了深深的仇恨。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道分水岭。从此,阎海文的心中燃起了一个强烈的信念——要为祖国复仇。 1940年代初,正当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苦的阶段,阎海文决定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捍卫祖国。 1934年,他成功进入中央航空学校,在这里,他努力学习,刻苦训练,逐渐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飞行员。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在中国空军飞行员们拼死保卫家园的时刻,阎海文迎来了自己的首次空战。8月17日,他所在的空军第五大队接到任务,要轰炸上海虹口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原本并未被列入行动名单的阎海文,在得知任务后,主动请战。在紧急的战斗准备下,阎海文终于被批准作为僚机加入了这次至关重要的空中任务。 在升空后的战斗中,阎海文与战友们面对的是日军坚固的防御阵地和密集的高射炮火。经过一番激烈空战,阎海文的飞机成功完成任务,投下了炸弹,命中了日军司令部。 在返回途中,阎海文的飞机被日军高射炮击中,机身开始摇晃,随即发生起火。此时,阎海文没有一丝犹豫,他果断打开舱门跳伞。 那天黄浦江的风力异常强劲,阎海文的降落伞被风吹得偏离了目标,最终他意外地降落在了日军阵地。面对敌人一步步逼近,阎海文没有屈服。他拔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冷静地瞄准敌人,开始还击。 阎海文的枪法精准,先后击毙了五名日军士兵。敌人逐渐围拢,阎海文深知自己的情况极其危险,手中的子弹已经所剩无几。 此时,他以空军飞行员的荣耀为国殉职。在自己即将被俘的时刻,他高喊:“中国没有被俘的空军!”他没有退缩,而是毫不犹豫地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入了自己的太阳穴,英勇牺牲,年仅21岁。 阎海文的壮烈事迹不仅震惊了全中国,也让日本侵略者感到深深的震撼。 在他牺牲之后,日军为他立碑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甚至《每日新闻》记者木村毅在报道中写道:“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阎海文的英勇精神,成了中日空战中的传奇。 他的牺牲并非孤例。阎海文的名字与沈崇诲、郑兆民等战士一同铭刻在中国空军的历史上。每一位英勇牺牲的飞行员,都是祖国的英雄。 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着祖国的蓝天,即便在敌强我弱的环境下,他们依然毫不畏惧地迎接挑战。 随着时光的流逝,阎海文的精神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飞行员。新中国成立后,空军发展迅速,阎海文的英勇和忠诚精神被融入空军的文化中,成为每一名飞行员的必修课。 在每一次飞行任务前,飞行员们都会回想起他那句铿锵有力的话:“中国没有被俘的空军!”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是阎海文和无数空军英雄们共同的誓言。今天,我们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未来,永远铭记那些曾为祖国牺牲的英勇飞行员。 (信息来源:说历史的女人2023-05-30《他炸毁日军司令部后飞机却被敌炮击中,跳伞误入敌阵:和鬼子拼了》)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后,蒋介石和国民党集团对这场战争十分重视,一直密
【1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