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权术 李隆基玩儿了一辈子权术,所有的人事都被他牢牢的控制。根据他的算计,安禄山是不可能造反的。等到烽烟四起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李隆基居然眉开眼笑的对杨贵妃说:“他们又逗我玩儿,说安陆帆造反了。”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隆基已经70岁了,他奋斗了一辈子,此时早就已经失去了开拓创新的锐气。没有了先前励精图治的精神,也没有了改革时的节俭之风。李隆基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他每天玩命的花钱,心想人死了,攒了那么多钱都便宜了别人。 政治方面儿李隆基就玩一件事,既搞权力制衡,稳定唐朝的局面,搞权力制衡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让整个朝廷内斗。就好比有些目光短浅的老板特别喜欢在公司内部挑拨离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财务部和销售部恨不得打架,总经办看谁都是贼,研发部和市场部天天抢功劳,制造部觉得采购部专门坑他们,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一个公司里谁都不可信任,大家觉得只有老板最贴心,所以有什么事大家都喜欢和老板交流,任何信息老板都是最快掌握的。比如采购部买个螺丝贵了一元钱,马上就有人找老板告状。 皇帝带头,大家有样是样,杨国忠做宰相之前,宰相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经常是一边和你攀交情,一边在桌子下面磨刀子。李林甫最大的特点就是嫉贤妒能,和谁都搞不好关系,谁有能力他就排斥谁,而且他还往死里弄太子,结的仇遍布天下,最后整个朝里的人都想他死。 李林甫也知道人们恨他,所以平时小心谨慎,每次出门都有百余人随身护卫,并让金吾卫士卒在前方数百步外进行清道静街,公卿大臣都要回避,回家了也不得安生他居住的地方,不但重门复壁,而且用石头砌地,墙中夹着木板,甚至一个晚上多次转移住处,谁都搞不清楚他住在哪里。 李林付越这样,李隆基就越高兴,这不就是孤臣吗?为了皇帝不惜得罪天下人,周边的人越说李明甫坏话,李隆基对李林甫就越信任。 当然李林甫不仅仅是一个小人,他的确能力超群,简直就像会读心术一样。李林甫每次与安禄山交谈都能猜透他的心思并抢先说出来,这让安禄山又惊又怕,大冬天的被吓出一身汗。安禄山返回范阳后,每次长安有人过来,他都会跑上去问:“李林甫最近有没有谈到我?” 公元753年,李林甫得病死了,结果唐朝马上就出了问题,因为李林甫排挤人才太厉害了,稍微有点儿能力的人都被他搞走了。整个朝廷,没有能用的人了,最终杨玉环的远方哥哥杨国忠,小人得志,入朝为相,杨国忠和李林甫一样是“孤臣”,上台后就到处得罪人,当然天天盯着太子是他的日常工作,敢不收拾太子,自己就会被李隆基收拾。 如果小人得志,奸人弄权,这样一个组织就出现了问题,即使暂时相互制衡,矛盾到一定的时候会爆发的。所以一个组织要想正常的发展下去,必须平衡各方面的权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大家劲往一处使,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精进业务能力上,而不是花在内斗上。作为组织的领导者,要学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组织稳步有力的向下发展。
1972年,唐朝名将阿史那忠墓被发掘。没想到,他的墓志铭,竟爆出猛料。铭中记载,
【35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