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量之浅谈 关于药量,不想说太多,只说以下几点。 一,有需要大剂量用药的

岭南脾胃 2025-02-17 23:33:19

中医药量之浅谈 关于药量,不想说太多,只说以下几点。 一,有需要大剂量用药的症和人,就一定有需要小剂量用药的症和人。这是基本阴阳规律。只有适不适合,没有大小谁一定对。有些病药量小了就是解决不了问题,药量不够就只能暂时缓解,总也去不了根。有些急救就非要大剂量才行。而对于有些真正精气亏虚的人,就非得小剂量不可,药量一旦超出他的精气总量就会溢出,就会出现其它症状,就会导致这副药出现副作用。 二,大剂量确实效果明显,但是大剂量是以透支身体为代价的,不能长期这么用。 三,伤寒论一两等于现代多少克,很多中医大家给出的答案不一样。很多人因此争论不休。但是这些争论的人又仔细想过没有,每一位大家虽用量不同,但都临床经验丰富,也都用自己的药量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把思维从争论谁对谁错的问题上拿起来放到这个上面,药量的很多内情就一目了然了。 四,药量大小不仅仅是单味药,主要是看总量。而药量总量也要看熬药加水的多少。说白了药的稀释度是会影响药的走向的。 五,方剂中,药的配比与药量的比例要比药量的总量更重要。 六,很多中成药每顿用量仅仅为3克,为什么还会有效果?比如一些心脾两虚失眠的人吃归脾丸当晚就能入睡。比如外感的人冲个中成药的颗粒,当天就能见效。这么小的量为什么也能治病,把这个问题想明白。 七,药的质量和药量会决定药的走向。中药质量轻虚的大部分走上焦,如薄荷,紫苏叶等等。质量中等的大部分走中焦,如干姜,大枣等。质量重实的大部分走下焦,如地黄,代赭石等。单味药其药量轻薄的更容易走上焦,如3克6克。单味药其药量中庸的一般走中焦,如9克15克。单味药其药量厚重的一般走下焦,如30克45克。当然这些只代表一般情况并不绝对,因为药与药之间还存在拉扯和制衡,以及一些药有特殊的升降特性,以及熬药的方法,以及喝药的方式,以及服药人的气血寒热情况。 八,30克对人体有其特殊意义,很多医家都善用30克药为君,有兴趣可以了解下民间三两三。 九,初学者如果要试药尽量小剂量探药,自学自救的人则必须学会小剂量探药,不必套用古方剂量。循序渐进有策略的去做事情,不然还没等中医学明白,先把自己吃出问题了。

0 阅读:2
岭南脾胃

岭南脾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