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普通人逆天改命的真相!
《哪吒2》票房破122亿,一路冲进全球电影榜前十。现在它正紧追《头脑特工队2》(123.19亿),你说它能登顶动画榜吗?哈哈,真是让人期待呀。
这部电影,不仅是动画那么简单,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尤其是作为一名父亲,我看完感触特别深。
1、拥抱:满身是刺也爱你
每一个个体都如同一座孤岛,渴望被看见,却又怕被看透。
因为真实的自己,可能不讨喜,所以害怕展露。
但无条件的爱,就是接纳你原本的样子。
在《哪吒》两部电影中,哪吒拥有了无条件爱他的父母,他因此摆脱了悲剧的命运,找到了人生的幸福。
好的父母,不会总想着“塑造”孩子,纠正他的错误,而是告诉孩子,人生路上,犯点儿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天不会塌,我们会接住你最不好的模样。
《哪吒1》里,哪吒是魔丸转世,陈塘关的百姓不看好他,他自己也整天调皮捣蛋搞破坏。
但父母从未放弃他,而是用爱和陪伴去温暖他。
父亲更是愿以命换命,为哪吒承受天劫。
《哪吒2》的结尾,哪吒被穿心咒定住,身上也冒出无数针刺,但殷夫人还是毫不犹豫地抱住他。
哪吒因为母亲的离世崩溃,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他往下坠落的时候,殷夫人又稳稳地接住了他,告诉他:无论你是仙是魔,你都是我的孩子,就算你失控、不够好,我也爱你。
父母给予的托底,像万丈深渊下的一缕金光,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这份坚定的、不退缩的拥抱和托举,就是孩子的心理安全岛。
就像电影的导演饺子,正是在父母毫无保留的、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下,才能坚持自己的喜好和梦想。
宅家3年,面对人们的不解和质疑,父母从未打压和贬低。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时,是父母给了他最后的托底。
他无需向任何人证明,只需做自己,就闪耀出了自己的光芒。
我们得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能接受孩子的全部吗?是不是只喜欢孩子优秀、出色的一面,却难以接受他们不足、软弱的时候?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喜欢那些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既努力上进又听话的孩子,这些特质就像是“神性”。
相反,如果孩子表现得沉闷、叛逆或脆弱,就好像是“魔性”。
说实话,没几个人愿意接纳一个“魔性”强的孩子,甚至有的父母也会不断打压和否定孩子这样的特质,而不是尝试去引导和支持他们。
但其实,一个孩子被世俗接纳的第一关,就是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接纳。
爱孩子,不是因为他优秀、听话,而是因为他就是他。即使他躺平、挑战我的权威,我也爱他。
我有个学员,曾因为婆婆重男轻女,拼命鸡娃,希望证明女儿比男孩强。结果孩子压力太大抑郁了,被迫休学。
那一刻她才明白,成绩、名次远不如孩子的身心健康重要。
后来她学了我们的“亲子课”,开始慢慢改变。比如每次孩子回来,她不再问今天学得怎么样,而是问今天开不开心。
慢慢地,孩子感受到:即使自己成绩不够好、没那么优秀,妈妈也是爱我的。她爱我就是因为我是我。
她不再盼着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结果孩子反而考上了北大。
优秀,是被爱的结果,不是原因。
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但我们可以用爱、接纳和理解,为孩子打造一个温暖的港湾。
让他们在这里,卸下防备,修补羽翼,最终,以最美的姿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2、放手: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恐惧、担忧或社会的期许,给孩子设定了许多框架,希望他们能够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去走。
但爱,应当是给予孩子做自己的勇气。
敖光,最帅龙爹,最初,他希望敖丙能够逆天改命,复兴龙族,让敖丙背负了太多的期望。
但当误以为敖丙死后,他学会了倾听,开始尊重孩子的意愿。
敖光的转变,何尝不是对我们所有父母的启示?
我们常常以“为你好”为名,安排孩子的人生,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声音,让孩子逐渐失去了生命力。
有时候,我们过于保护孩子,反而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
就像我小侄女,大冬天非要穿凉鞋出门。奶奶担心她感冒,她却坚持己见。我说,让她穿,冷了她自己会回来。果然,没两步就往回跑了。
这就是成长的试错,孩子需要在尝试中学会对自己负责。
和伴侣的关系也是一样,就像男人喝酒,如果你总是为他操心,那他永远学不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他越轨,如果你总是为他兜底,那他永远长不大,遇事只会逃避。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分离-个体化”,讲的是婴儿从与母亲共生到逐渐独立的过程。
每一步的分离都在考验父母的养育能力,孩子想分离,也得父母愿意放手才行。
在家庭中,我们要学会“懒一点”,不要总是替孩子做决定、解决问题。
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犯错、去成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失败中汲取经验。
孩子的路,终究要他们自己去走。
我们可以给予建议,但不能代替他们做选择。
因为真正的成长,是需要他们自己去体验的。
记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只是借由你来到这个世上。他属于自己,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
放手,是对他独立个体的尊重,也是对他成长的信任。
让他成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你心中的那个“完美孩子”。
3、成长:一场自我救赎
殷夫人,一个能生出魔童,亦能重塑魔童的母亲。她用无尽的爱,让哪吒涅槃重生。我们每个为人父母者,都渴望能成为这样的殷夫人,帮孩子趋向卓越。
但背后,我们内心真正被触动的,或许是那份想成为却难以成为的无力感。
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我们自己也没有一个好的原生家庭,没有被好好滋养过。
我们很多人的原生家庭,非但不能托举我们,反而拖累我们。
那么,原生家庭不好的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是介意且消极。
把原生家庭不好当作自己不努力、不改变的借口,归咎于命运,听天由命。但这条路,只会让我们越陷越深,失去成长的可能。
这是很多人选择的路,因为最轻松。
但仔细想想,这是不是也是我们自己人性中的成见,如一座大山,死死压着我们。
第二条,是正视并改变。
认识到原生家庭虽有影响,但不能决定我们的一生。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但不是唯一;家庭是我们的第一个学校,但不是全部。
成年后,我们要直面问题,努力解决,而不是纠结其来源。
人生如创业,成功关键在于自己。有人出身好却失败,有人条件差却成功。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命由我不由天。
有人可能要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你的名字,程章才,听起来就文章满腹、才华横溢的,肯定出生书香门第。”
但其实,我告诉你,我完全是普通家庭出来的。
我小时候的条件可谓艰苦,衣服没有一件扣子是全好的,五颜六色。经常穿着旧拖鞋去上学,还被同学笑话,说我的鞋是不是从垃圾堆里捡的。
就像电影《长江七号》里的小孩,我小时候的生活跟他差不多。
插秧、摘棉花、捉黄鳝,这些活儿很多80后都不一定干过,但我可都干过。
但我没有放弃,而是努力提升自己。
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走出了自己的路。所以,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可能无法企及最高的那个上限,但一定可以拉高下限。
4、写在最后
爱,真的会成为孩子抵抗一切的盔甲。
无论是身为父母,还是作为孩子,觉知就是很好的开始。
若前方无路,我们便踏出一条路。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可以疗愈一生的童年,而不是用一生去疗愈童年。
所以,别放弃,别抱怨。无论你的原生家庭如何,你都有能力去改变、去成长、去爱。我的“疗愈音频”“亲子课”,都可以帮到你。
但记住,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决心和行动。
因为成长,是一场属于你自己的自我救赎。
哪吒 母爱 逆天改命 成长 才子情感课堂 广告共享计划
海报图片源引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