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陈妍希离婚:男人不爱了,会很现实
爱一个人时,眼神里的光芒藏不住。
不爱了,你的一切便与我无关,哪怕你至亲离世,我最该伸手之时。
就在昨天,陈晓和陈妍希离了:
同是安徽人,我之前就关注了陈晓。看到他们离婚的消息,我一点也不惊讶。
因为他们的婚姻,早已形同虚设。
1.滤镜下的爱情,真实有几分?
他们因戏结缘,却也因戏生“幻”。
陈晓眼中的陈妍希,是沈佳宜和小龙女,清纯脱俗、仙气飘飘。
而陈妍希心中的陈晓,则是那个痴情又深沉的过儿。
但爱情,总是始于幻想,终于现实。
当他们真正走到一起,才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
彼此三观不合,性格迥异。
陈妍希可能并不如陈晓想象中那般清纯,而陈晓也无法始终给到陈妍希所期望的宠爱与呵护。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咨询中并不少见。
很多人,会把对父母的期待投射到伴侣身上,希望对方能像父母一样满足自己。
姑娘们会因为从小缺爱,把自己得不到、未满足的需求,投射到男人身上,希望他能像父亲一样包容自己。
而男人呢,也渴望女人能像母亲一样温柔,无条件地接纳他们。
但婚姻不是童话,它需要我们面对彼此最真实、最不那么光鲜的一面。
别等到受伤了才发现,原来自己爱的那个人,只是自己心里幻想出来的影子。真实的他,是那么陌生。
2.男人不爱时,早就很明显
以前,陈晓看陈妍希的眼神里,都是爱意和光芒:
比如,陈妍希因“小龙女”这个角色被群嘲时,陈晓会站出来力挺她。
他会为她举办浪漫的求婚仪式,我记得当时他用3D打印,做了一尊姑姑的塑像。
他会将婚礼的地点选在雁栖湖,因为“雁栖”谐音“妍希”。
他会在婚礼上掀起她的头纱亲吻她,那个画面我印象很深,那个时候,大家以为他们永远不会分。
可后来呢,不爱也很明显:
他的眼神开始躲闪,笑容变得勉强。在公众场合,也不再愿意与她有太多的互动。
即使收到陈妍希的祝福,也是一脸冷漠。
可旁边的陈妍希,仍然笑语盈盈、满心欢喜的样子。
后来,陈妍希在节目中说,婚后她几乎没有收到过陈晓的礼物。
这听起来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却足以反映出他们婚姻中的疏离和冷漠。
更让人寒心的是,在她父亲离世时,他也选择冷漠地旁观。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去台湾奔丧,只是照常工作,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男人不爱了,细节里全是答案。
就像我上周接待的一个江苏姑娘,她老公出轨了,对她说的那些个话,对她做的那些个事,我看着都觉得过分。
可她仍然不愿意相信。她跟我说,他们是彼此的初恋,他只是一时糊涂。她想着等退休之后,一起旅行修复感情。
可结果呢?孩子刚结婚,她就收到了离婚协议书。
男人绝情起来,真的挺狠的——无视、无心和无情。
他不再愿意为你花费心思,不再愿意与你分享生活的点滴,甚至懒得对你产生情绪波动,懒得跟你有任何的接触和纠缠。
所以,姑娘们,珍惜自己,爱护自己。不要为了一个不再爱你的男人,而委屈自己,折磨自己。
与其自欺欺人地为他找借口,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懒人烂事上,不如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人生。
3.爱自己,永远都不晚
陈晓在这段关系中,似乎总是那个主动者,决定一切,安排一切。
他主动建议于正找陈妍希演小龙女;他主动向陈妍希告白并开始交往;他精心策划求婚和婚礼……
然而,当爱情不再时,他也是那个最先放手的人。
而陈妍希呢?她似乎总是那个被动接受一切的人。
可是,为什么要把人生的主导权交给别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另一个人的身上?
你的价值,不是由婚姻来定义的;你的幸福,也不是靠男人来给予的。
婚姻从来不是全部,爱自己才是啊!
我在咨询中见过很多这样的姑娘,她们在婚姻中失去了自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家庭和孩子身上。
可当男人不再爱她时,她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我也发现很多人,误将婚姻当作是自我价值的证明,或是自己永恒的归宿。
但现实是,婚姻中的两个人都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彼此渐行渐远。
那么,当爱情的温度退却,你是否还拥有独立的自我,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起伏?
就像那个江苏姑娘,虽然她最终失去了婚姻,但她却学会了爱自己。
她开始重拾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现在的她,活得更加自信和精彩。
所以,姑娘们,不要害怕婚姻中的变故,更不要因此而放弃自我成长。
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你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来源于你不断前进的脚步和日益丰富的心灵。
记住,婚姻不是归宿,真正的归宿,并非是一个人或一段关系,而是你自身的成长与圆满。
只有当你本自具足时,才能真正地吸引那些美好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