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美国,为“两弹一星”殉职的郭永怀,留下的一张全家福,镜头中的郭永怀瘦高

绕梦心自醉 2025-02-18 17:16:40

50年代,美国,为“两弹一星”殉职的郭永怀,留下的一张全家福,镜头中的郭永怀瘦高个子,旁边穿着旗袍的是他的妻子李佩,怀里抱着女儿郭芹,此时的郭永怀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月薪数千美元! ?1956年的一天,郭永怀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信是钱学森写来的,信中说:"祖国需要你,需要你的学识。"这封信让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成功激起了郭永怀想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报国的心! ?当时的郭永怀,已是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年薪高达8000美元。他的研究成果《气动弹性力学》被誉为该领域的“圣经”。美国空军部曾多次邀请他参与军事项目,开出的年薪高达15000美元。 ?“你又在看中国的报纸了。”七岁的女儿郭芹经常看到父亲在书房里翻阅《人民日报》。每当这时,郭永怀都会轻轻抚摸女儿的头,讲述他在浙江老家的故事。 郭永怀心中那团回国报效的火焰越燃越旺,可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与科研条件,谈何容易。一方面是美国对他的极力挽留,各种优厚待遇与资源承诺不断;另一方面,是祖国那片百废待兴、急需建设的土地在召唤。他和妻子李佩彻夜长谈,李佩看着丈夫眼中从未熄灭的爱国热忱,虽心中满是担忧与不舍,却仍坚定地握住他的手说:“你去吧,我和女儿都支持你。” 下定决心后的郭永怀,开始不动声色地处理在美国的事务。他悄悄整理多年的科研资料,将那些珍贵的研究成果小心打包,这些资料是他回国后能为祖国带去的宝贵财富。然而,他的举动还是引起了美国方面的警觉。美国移民局的官员多次上门“拜访”,以各种理由警告他不能携带敏感技术和资料离境,甚至威胁说一旦他回国,将永远禁止他的家人再来美国。 郭永怀没有被这些威胁吓倒,他表面上虚与委蛇,暗中加快了回国的准备。他向学校递交辞呈时,同事们纷纷表示不解,如此优渥的待遇和顶尖的科研环境,为何要放弃?郭永怀只是微笑着摇摇头,没有过多解释。 终于,在1956年深秋,郭永怀带着妻女踏上了回国的轮船。在船上,他望着茫茫大海,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回到祖国后,郭永怀马不停蹄地投身到科研工作中。他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钱学森等科学家一起,为我国的力学事业奠定基础。 面对国内一穷二白的科研条件,郭永怀没有丝毫抱怨。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他们就自己动手制作;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他们就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在研究核武器的过程中,郭永怀负责突破核弹的关键技术难题。他带领团队日夜钻研,在简陋的实验室里,用最原始的计算工具,一遍又一遍地推导公式、模拟实验。 为了获取第一手数据,郭永怀经常深入西北核试验基地。那里环境恶劣,风沙漫天,条件艰苦,但他从未退缩。在一次关键的试验前夕,他和团队成员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对试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就在试验即将开始时,他发现了一个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细微问题。郭永怀不顾疲惫,亲自爬上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排除了隐患。 郭永怀牺牲后,他的妻子李佩强忍悲痛,继承了丈夫的遗志,继续在科研教育领域发光发热。女儿郭芹也在母亲的教导下,努力成长,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成就。郭永怀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

0 阅读:0
绕梦心自醉

绕梦心自醉

绕梦心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