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要诀:疏肝要通大肠、心火要清小肠、健脾要泄膀胱 1、疏肝要通大肠 中医认为,肝属木,大肠属金,金克木,大肠不畅通会影响肝脏疏泄气机,以及整个身体气的循环,就会造成肝气郁结,进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情烦躁,胸下胀满,食欲不振,舌边鼓胀等症状。 所以,想疏通肝气,一定要记得通大肠,可以参考四磨汤加减。 2、心火要清小肠 内经上讲,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它们通过经络相连通,如果心有火,就会向下传导到小肠,人这个时候不仅容易上火,嘴里长疮,感觉心烦,失眠,还会出现小便发黄,尿道口灼热的感觉。 所以要想清理心火,也要兼顾到小肠,可以参考导赤散加减调理。 3、健脾要泄膀胱 脾主运化,运化产生的废水传输到膀胱,然后再通过肾阳蒸化这一程序,排泄出体外。如果膀胱不能正常代谢废水,水湿邪气就会不断累积,出现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双腿浮肿等情况。 这个时候,就得赶紧温阳化气,利湿行水。可以参考五苓散加减辨证。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中医治病要诀:疏肝要通大肠、心火要清小肠、健脾要泄膀胱 1、疏肝要通大肠 中医
岐黄辩证
2025-02-19 11:13:03
1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