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大获全胜,全国的战略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都没了,剩下的残兵败将就像惊弓之鸟,慌慌张张地逃到华南、西南那些地方。而蒋介石还觉得自己有米国撑腰,在西南地区能挣扎挣扎,可命运这天平,早就不再向他倾斜了。 1949年12月10日,成都的清晨,蒋介石正准备和幕僚们吃个早餐,副官突然紧急求见。副官慌慌张张地走进来,说道:“今截获卢汉给刘文辉的电报!”蒋介石接过电报,眼睛快速扫过内容,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他心里清楚,这封电报里的内容,可要彻底改变他的计划了。 当时国民党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残余力量都缩到华南、西南去了。蒋介石心里不甘心,西南地区还有他的嫡系部队,胡宗南部、宋希濂部等多个兵团,加起来有50万人马。 而且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得很,山地、高原、丛林交织在一起,交通也不方便,好像天然就能挡住解放军。再加上西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关系错综复杂,解放军推进的时候,得充分考虑民族关系和政策,确保各民族的利益和团结。 之前蒋介石为了掌控西南地区,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用了各种政治军事手段。他使了个调虎离山之计,派卢汉去越南受降,接着发动“驱龙事件”,把龙云的权力架空,然后扶持卢汉当云南省政府主席。 蒋介石觉得卢汉在政治上还算可靠,又是滇军出身,有人望,扶持他既能显示自己的恩情,又能巩固对云南的统治。 随着解放大西南战役的推进,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贵阳、桂林、重庆等地相继被攻占,对西南地区形成了包围之势。卢汉这些川滇军头,也敏锐地察觉到国民政府败局已定了。 与此同时,北京方面也向卢汉抛出了橄榄枝,不仅派朱家壁去滇军,还通过和卢汉有亲戚关系的党员刘浩等人进行策反工作,甚至派张秉昌去允诺起义后给予优待。 和卢汉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四川军阀刘文辉。他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本来就是貌合神离,利益冲突一大堆。面对解放军这势不可挡的架势,刘文辉也在为自己谋划未来。如果能拿下蒋介石,那可就是他们向新政权投诚的最大“投名状”啊。 卢汉给刘文辉发的电报,内容就是密谋联手扣押蒋介石,想效仿西安事变,发动一场“四川事变”,向人民立功。可“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机密计划被国民党特工给截获了。 蒋介石看到电报后,心里凉了半截,他终于明白,自己在大陆的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回天乏术了。 当天12时30分,蒋介石做出了离开大陆的决定,“离蓉飞台”。临走前,他还心有不甘,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留下来的嫡系部队消灭刘文辉,并炮击刘文辉的公馆。可这时候的国民党军队早就军心涣散,这道命令最终也没能执行。 大家对这段历史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说你们的想法。历史趣史谈你认为解放西南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历史故事蒋介石
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大获全胜,全国的战略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趣史談过去
2025-02-19 15:25:02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