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肺癌患者纯中医治疗康复:厦门首例入选国家临床成果库引关注 (2025

星海浩瀚陈辉 2025-02-19 20:03:37

七旬肺癌患者纯中医治疗康复:厦门首例入选国家临床成果库引关注 (2025年2月19日 厦门讯) 今日,厦门市中医院肿瘤科对外公布了一则在医学界激起千层浪的临床案例:74岁的晚期肺癌患者林霖(化名),仅通过纯中医药治疗,肺部原本的肿瘤病灶竟完全消失不见。这一案例作为厦门市首例纯中医抗癌成功范例,已成功入选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为中医药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现实依据。 从“高热入院”到“绝境寻生机”:高龄患者的艰难抉择 2024年3月,林大爷因持续高烧不退,还伴有咳血症状,前往厦门市中医院就诊。经过穿刺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右肺腺癌Ⅳ期,并且癌细胞已经转移至淋巴结及肾上腺。由于林大爷年事已高,同时还患有糖尿病、慢性肺病等基础疾病,西医进行的基因检测显示,他并不具备靶向治疗的适应症,而传统的放化疗对于他而言,风险极高。鉴于家属明确提出“不忍心让老人承受化疗痛苦”的诉求,医院肿瘤科团队在福建省名中医黄源鹏教授的专业指导下,毅然决定为患者实施纯中药治疗方案。 “定制化”抗癌汤剂:传统古方焕新的破局之法 治疗团队秉持“养阴益肺、化瘀消积”的治疗理念,以经典方剂“沙参麦冬汤”为基础,进行灵活的加减调配,专门为患者定制了“宜肺扶正抗癌汤”。这一药方中,黄芪、党参等药材起到扶正固本的关键作用,同时,医生们会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症状,对药方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当患者咳血症状严重时,就加入仙鹤草增强止血功效;若出现湿疹发作,便配伍相应的祛湿药材;在患者消化功能不佳时,及时添入健脾的药物。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咳血、气喘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半年后复查CT,结果显示右肺的原发肿瘤病灶完全消失,转移灶的病情也趋于稳定。 中西医融合创新:从单个案例迈向医疗体系突破 “这绝非偶然,而是中医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的成果展现。”厦门市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米虽才解释道。团队采用“形神并调”的先进理念,在积极控制肿瘤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一案例的成功,充分验证了中医药在晚期癌症治疗中,不仅能够实现“带瘤生存”,甚至具备“逆转病情”的可能性。据悉,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由中国科协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建设,此次该案例入选,意味着这一治疗方案获得了国家级学术层面的认可。 争议与启示:中医药抗癌的科学化发展之路 尽管该案例疗效显著,但米虽才医生特别强调:“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适合纯中医治疗,必须对患者的体质以及病情进行严格评估。”此前有研究表明,“扶正抗癌汤”与化疗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指标,改善生存质量。而此次纯中医治疗成功的案例,无疑为那些无法耐受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患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路径。目前,林大爷仍在定期接受复诊,他的女婿郭先生透露:“老人现在生活状态跟常人无异,每天都会出门散步、买菜,完全看不出来曾经是晚期癌症患者。” 专家点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黄源鹏教授指出,这一案例能够成功,主要得益于三个核心要点:精准的辨证论治、灵活的动态调方以及多学科的协同合作。作为全国首批设立肿瘤血液专病门诊的中医科室,厦门市中医院肿瘤科通过“京鹭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入北京的专家资源,构建起中西医协同治疗体系,在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记者手记 当现代医学在治疗过程中遭遇瓶颈时,这一“中国式抗癌方案”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更促使中医药从以往的辅助治疗角色,逐步迈向抗癌的核心战场。正如米虽才医生所说:“我们不局限于单一治疗方式,而是用实实在在的疗效证明——有些生命的奇迹,真的能够在中医的慢火‘煎’熬中诞生。” (综合自厦门日报、特区新闻广场等报道)

0 阅读:138

评论列表

朱王

朱王

2
2025-02-19 22:32

没有公开药方,成年果也没有用

你个六六

你个六六

2
2025-02-19 20:54

治好一个有什么用,一万个活一个?

星海浩瀚陈辉

星海浩瀚陈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