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胡村的伪村长杨庆三,将一位受了重伤的八路军战士送到了日本人占领的仁术医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2-20 12:32:40

1940年胡村的伪村长杨庆三,将一位受了重伤的八路军战士送到了日本人占领的仁术医院。本以为希望不大,侥幸试试,可没想到日本的医生还竟然真的给战士实施了手术,全力以赴将战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抗战期间,特别是在敌后根据地,伤员的救治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   1940年,八路军的一支便衣队在太古胡村附近执行任务时,意外遭遇了日本鬼子的巡逻队。便衣队虽勇敢抵抗,但装备远不如敌人,最终不得不边打边撤。   队员许原福在撤退过程中不幸中弹。队长见状,立刻指挥队伍撤离并带着许原福前往附近的诊所。   这家诊所的主人坚决支持抗日,医生对许原福的伤势进行了初步处理,但由于伤势过重,治疗已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医生告知队长,必须尽快将战士转移至条件更好的医院。队长听后面露难色,因为根据地医院远在千里之外。   队长突然想起了一个办法。他急速命令队员抬起许原福,带他前往一个村庄。   队长来到一个普通的院落,敲门后见到村长杨庆三。这个村长表面上是日本鬼子的汉奸村长,但实际上是八路军的情报人员。   队长要求他帮助把许原福送到当地的仁术医院。虽然这个医院由日本鬼子控制,治愈的机会很大。   村长思考片刻后,表示愿意冒险。他叫来一个年轻人,吩咐他赶车带着伤员前往医院,并称这是自己的侄子被八路军打伤了。   车顺利进入城市。到了仁术医院,村长顺利将许原福送入手术室,医生们并未对他的身份产生疑虑。经过治疗,许原福逐渐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一时期,八路军的医疗方面也在慢慢发展。   在正面战场,即便有稳定的国际援助,国军的伤员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特别是病员的死亡率高达26%。尽管拥有一些医药资源和外籍专家的帮助,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在敌后根据地,八路军和新四军尽管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伤员死亡率却控制在个位。   1939年之前,国府为我军提供了部分药品,这些物资通过正规渠道进入根据地。   新四军曾从汉口军医署获得大量药品,包括疫苗、止痛药和消毒用品等。然而,随着国共关系的紧张,国府的援助逐渐中断,甚至阻挠了来自其他渠道的药品供应。   晋冀鲁豫根据地通过地下交通线频繁向日占区采购药品,甚至派遣人员深入敌占区。此时,许多商人也在敌占区活动,通过与当地药店的合作,定期向八路军提供所需药品。   这一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甚至能够从上海买到进口的奎宁等稀缺药品。然而,随着采购的扩大,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中间商的剥削成为一个隐患。   1942年115师就曾发现,由于不了解药品市场,采购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浪费。而且,药品的供应变得更加困难,药品的质量也开始参差不齐。   八路军决定发展自给自足的药品生产能力。   1939年,八路军卫生材料厂在陕甘宁边区投产,主要生产中药和一些简单的西药。陕西、甘肃等地的山区盛产大量中药材。   通过组织人员深入山区采集药材,药厂能够生产如麻黄精、当归油等中药制品,同时还根据现有资源生产了一些西药,如止痛片和注射剂。该厂的设备虽然简陋,但依然能够高效地制造出脂棉纱、药皂和胶布等。   药厂的生产不仅仅限于中药的提取和配制,还成功提取了医用酒精,并且突破了玻璃瓶生产技术。   药厂每年能够生产上百种药品,包括常用药如奎宁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   仅在一年后的1940年,其生产能力便达到了新的高度,产量翻了一番。到1941年,生产规模更是跨越性地增长.   1940至1941年,八路军第120师的小型制药厂生产了54种不同的中成药。   在1942年春季日军大扫荡期间,八路军的制药厂依然没有停止生产。   1942年,抗大医务人员成功地使用中草药制成了疟疾丸,疗效相当于0.4克奎宁。   与此同时,一些药厂开始注重药品的包装与品牌建设。   晋冀鲁豫军区的利华药材厂便通过提炼“柴胡”制成柴胡注射液,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可以替代奎宁,治疗顽固的疟疾。   此外,苍术油注射液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八路军还研发出了一款名为“壮尔神”的滋补剂。   由黄岑、当归、人参等十余种药材提炼而成,它具有安神、健胃、补血等功效,成为众多伤员恢复的必备药物。   然而,在当时国民政府所管辖的国统区,制药产业却面临困境。   重庆和四川直至1943年,制药工厂的数量依然不多,且仅有少量工人参与生产。   此外,运输上的困难使得这些药品往往无法及时运送到战场。   反观八路军的自制药品,不仅数量充足,而且种类繁多。   到1944年,八路军自制药品的覆盖率已达到30%-60%。   除了药品的研发与生产,面对疥疮等传染病,八路军通过使用雄黄、硫黄等药物,成功地将疥疮发病率降低至个位数。   参考文献:[1]谷帅召.论南洋华侨对祖国前期抗战医疗事业的贡献[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96-103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