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陪学,反向思路,看你敢不敢试验一把
奔跑的静妞呐
2025-02-20 15:34:39
如果你跟我一样,
有个特别难管,
不知道该如何陪下去的娃儿,
不妨来个狠的,
彻底放松,
再找适合的办法。
·
我试过了,
松弛帮忙的妈妈,
真的会让娃儿一下子找到动力。
·
下面几个反向思路,
先分享一下,
如果你担心大撒把孩子会下滑厉害。
可以先从小细节开始试试。
·
[一R]尽量安排疯玩的机会,孩子反而学起来更带劲;
·
我上个学期开始的时候,
因为害怕跟不上,
根本不敢让儿子玩。
看起来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
结果老师却跟我反映,
儿子注意力不好,听课效率很低。
·
后来我意识到,
是生活的节奏安排的不对,
孩子没有喘息的空间,
只能在没人管的时候使劲走神了。
我告诉自己,
要敢让孩子玩,
有一个上下起伏的节奏,
孩子才能找到学习时间的注意力。
·
一周安排一次一到两个小时的运动,
释放多巴胺缓解压力;
让孩子选择一个他喜欢的放松方式,
完全跟学习无关的玩,
定期执行。
你会发现,
他们学习起来走神的频次会越来越少。
·
[二R]遇到问题戏谑化解,孩子反而更愿意改正;
·
我以前认为的教育,
就是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其实是一个违背人性的循环。
孩子小时候可能还看不出来,
越大越会对这个“挑刺”的教育方式反感,
慢慢就会衍生出抵抗的方式应对。
不听、应付,说谎,就是这么来的。
·
我们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
那怎么办呢?
提出来又不让孩子觉得是在挑刺,
说出来的理由让孩子感觉很服气,
是不是就更容易被接受了?
·
比如发现孩子写数学跳步骤,
如果你一直责备,大概率不会改。
如果你开玩笑地说,
怎么这么随妈妈,我小时候也这样,
可是中考的时候吃了大亏了。
儿子你知道为啥吗?
容易漏项,容易算错。
孩子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改过来。
·
[三R]难题面前学会示弱,孩子反而更容易自学成功。
·
我们做家长的都有点自恋,
只要自己会的,其实是一知半解的,
看到就赶紧指出来,讲一遍,
孩子听不懂了还要责备,
咋这么笨。
其实我们的专业不是教师,
不懂讲题方法,不知道出题点,
凭啥孩子一听就会呢?
·
我发现退出的姿态是最好的,
把学习还给孩子不是完全不听不看,
发现了孩子的问题跟他指出来,
示弱一下,
哎呀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做,怎么讲你能学会。
把攻克难题的机会还给孩子。
·
鼓励他去问老师同学,回来讲给我们;
鼓励他自己去网上搜索,搞通,然后讲给我们。
自己建立一个攻坚克难的学习闭环,
找到自信,
是学习动力自然建立的比较重要的一步。
0
阅读:0
回到玛卡瑞纳
说的在理,每天的提示自己的便利贴就是不管儿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