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英呀,这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了,我老了,以后没机会了。”2006年,刘思齐来到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2-20 23:32:49

“岸英呀,这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了,我老了,以后没机会了。”2006年,刘思齐来到了毛岸英的牺牲之地,对着一棵挺拔的松树,红了眼眶,默默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刘思齐的父亲刘谦初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年,刘谦初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做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   张文秋,当时担任中共京山县委副书记,也在听完演讲后与他相识。   几个月后,刘谦初和张文秋结婚,随后张文秋便被调往山东工作。   1929年,刘谦初和张文秋在山东被捕。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禁后,张文秋在怀孕七个月时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并在临别时让刘谦初为未出生的孩子取名。   刘谦初决定给孩子取名“思齐”,纪念齐鲁大地。   1931年,刘谦初在一次军事行动中遭遇暗杀,年仅34岁。   1937年,母女俩来到延安。   此时的刘思齐时常在毛泽东的窑洞中玩耍。   毛泽东亲自将她认作干女儿。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学成归国。   毛泽东在延安与毛岸英会面,而刘思齐也在此时第一次见到了毛岸英。   毛岸英的形象深深吸引了她。   两人首次相识时,刘思齐对毛岸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的毛岸英,正秉承父亲的嘱托,深入到乡村劳动。   1948年,毛泽东带领党中央迁往西柏坡。   此时的刘思齐,已经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年轻姑娘,而毛岸英也从山东赶来西柏坡与家人团聚。   毛岸英在宣传部门担任编辑助理。   毛泽东也曾笑言,刘思齐的成长速度让他感到惊讶   毛岸英与刘思齐之间的情感悄然发展。   1949年,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他们悄然成婚。   结婚时,毛岸英穿着一套外事场合的制服,刘思齐则穿着朴素的灯芯绒衣服。   婚礼上,毛泽东亲手赠送给他们一件自己早年从重庆带回的大衣。   然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毫不犹豫地选择赴朝参战。   与此同时,刘思齐在医院因阑尾炎住院。   毛岸英在得知自己即将离开时,前往医院看望她,并告诉她自己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   临别时,毛岸英还特意去探望了岳母张文秋,并带着岳母送给他的钢笔和手表离开。   毛岸英离去后,刘思齐始终未曾收到他的任何消息,直到1950年11月,她才收到了一封来自毛岸英的信。   在信中,毛岸英表达了对刘思齐的思念,并叮嘱她继续努力学习。   这一时期,美军对志愿军司令部进行轰炸,毛岸英不幸遇难。   最初,毛岸英失联的消息并未公开,而刘思齐并没有得知。   她在回忆中提到,早在1952年,一位朋友送给她一张毛岸英戴着朝鲜军帽的照片。   此前,她一直没有收到来信,但她想着毛岸英曾安慰过她不要急于担心。   当刘思齐多次无果地等待岸英的信件后,她感到越来越焦虑。   终于,1953年,毛泽东终于告诉她,毛岸英已经牺牲。   她在那一刻痛哭失声。   刘思齐的身体状况也变得越来越糟。   她日渐消瘦,甚至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组织决定派她到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期望她能够调整情绪、恢复体力。   1955年,刘思齐踏上了赴苏的旅程。   刘思齐在异国他乡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   两年后,刘思齐返回国内继续完成学业。   但毛岸英的牺牲始终无法从她的心头抹去。   1959年,刘思齐在妹妹邵华的陪伴下,前往朝鲜平安南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亲自为毛岸英扫墓。   站在墓前,刘思齐泪如雨下。   她双手轻轻抚摸着毛岸英的墓碑。   她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离开时,她从墓地捧起一把黄土,紧紧包裹在白手绢中,带回国内。   刘思齐一直未曾考虑过再婚问题。   她始终无法忘记毛岸英。   毛泽东曾多次劝说她重新组建家庭。   1961年,毛泽东写信鼓励她。   最终,毛泽东的劝说与组织的安排促成了她与空军学院教师杨茂之的婚姻。   在新的家庭中,刘思齐生育了四个孩子。   她与丈夫共同决定,以纪念毛岸英为长子取名“杨小英”。   年复一年,刘思齐并未忘记毛岸英的英雄事迹。   2010年,她再次来到朝鲜,亲自前往大榆洞,毛岸英牺牲的地方,带着孩子们向他致敬。   她将毛岸英的事迹一一讲述。   2013年,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她参加了人民网的在线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1]鲍锋.毛泽东大儿媳刘思齐接受本刊独家专访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个英明的决策[J].今日海南,2009(12):14-14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