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元1月24日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母亲潘凤云诞辰 母亲走了半年多了

靖柏玩转过去 2025-02-21 11:52:10

1936年元1月24日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母亲潘凤云诞辰 母亲走了半年多了,但我始终觉得她还在我们身边,仿佛一抬头、一转身、一推门,她就在那里安详的坐着,一缕阳光斜照在她一头银发上,那银发显得那么轻盈、灵动。 母亲1936年出生在山东掖县一个农民家庭,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她5岁即随父兄逃荒来到了东北吉林市安家,住在昌邑区(这个地方山东昌邑过来的人比较多,借此命名),后来搬到大东门附近住。 6岁时给日本人开的火柴厂当童工,早上6点上工,那时家里没有钟表计时,只能靠估计。母亲回忆说,姥姥半夜2、3点钟就把母亲叫醒,催促去上工。姥姥说,“早去5分钟,你是个早的,晚到5分钟,你就是个晚的,何不早点去”。这话被母亲传给了我,我接着传下去。 母亲很有才,小时候蹲在门口用树枝画花鸟人物,引来路人围观。后来被路过的日本兵呵斥,想想都好危险。 新中国成立后,母亲被招工到国营百货商店做营业员。母亲爱学习,求知若渴,白天工作,晚上去夜校补习文化课。由于好学上进,工作表现不错,被单位派送吉林大学进修。 母亲白天听课学习,晚上去图书馆。大学每周末晚上都会安排舞会,母亲从未参加。那一周末,她一人在图书馆看书,感觉一个人从门口路过,停住,转身走过来,对母亲说:“同学,怎么没去跳舞啊?” 母亲没抬头,应了一句:“不会”。 那人又问:“你是哪里来的?” “吉林市的” 那人笑道“吉林来的哪有不会跳舞的?” 母亲这时才抬眼看一下来者,是一位5-60岁衣着朴素的老人,心想,一个清洁工怎么说话这么难听,随即怼了回去,“吉林市来的就得会跳舞,单位派我来是进修的” 被怼的人并没有生气,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课间,助教找到我母亲,说昨天那位老人是吉大政治系主任,他希望你留下来,作他的学生,以后在吉大工作。我母亲断然拒绝。“我是单位派来学习的,怎么可以改变” 次日,助教又来,“主任说了,他和你们市委书记很熟,打个电话,就可以让你们单位放人,主要看你个人的意见”。后来母亲经过思考后,还是没留下来。 多年以后,母亲提及此事,认为这是一次没把握住的机会。并告诫我们,把握住机会有时会大于努力,也会改变命运。 今天母亲寿诞,眼前浮现出很多和母亲在一起的片段。以后我慢慢整理我的记忆,变成文字记录下来。母亲退休时还有想法要写回忆录,后来我问她为何不开始写?她说,写给谁看呢? 是啊!时代在变迁,下一代人不会理解、也可能不想了解上一代人的事。只有像我这样一个传统的人,才愿意去回忆和记录吧。

0 阅读:0
靖柏玩转过去

靖柏玩转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