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秦腔女演员孟遏云去朝鲜参加慰问演出,她有一个怪癖,从不在公共浴室洗澡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2-21 19:24:05

1953年,秦腔女演员孟遏云去朝鲜参加慰问演出,她有一个怪癖,从不在公共浴室洗澡,衣服总是穿得非常严实,别人拿她开玩笑时,她只能默默流泪,没人知道,孟遏云身上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西北野战军秦腔团的后台,总有一件引人注目的戏服,不是因为它多么华丽,而是因为它的主人孟遏云每次演出时都会将它的纽扣严丝合缝地扣到最高一颗,这件朴素的戏服之下,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23年,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一个戏剧世家迎来了新生命,父亲孟光华是当地知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深谙戏曲之道,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小小的孟遏云很快展现出惊人的表演天赋,九岁那年,她首次登台,清亮的嗓音与灵动的身段立即震惊了在场的观众。   那个年代的秦腔舞台一直由"乾旦"主导,也就是男扮女装的表演者,孟遏云的出现,如同一股清泉注入这片略显沉闷的戏曲天地,她原本的艺名是"孟小光",后来著名剧作家李逸僧为她取名"孟遏云",寓意其表演足以"响遏行云",这个名字,也预示着她日后在秦腔艺术中的非凡成就。   然而,才华与美貌有时也会成为灾祸的导火索,1930年代末,西北军阀马步青以欣赏戏曲为名,邀请孟遏云到府上献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军阀的"邀请"往往意味着不能拒绝的命令,怀着忐忑的心情,孟遏云来到了马府。   演出结束后,马步青以打牌为借口将孟遏云留下,很快,这场看似平常的留宿变成了长达三年的噩梦,在这期间,马步青不仅剥夺了孟遏云的自由,还强迫她染上了鸦片的恶习,即便孟光华多次设法营救,却都因马步青的权势而无功而返。   直到一个军务繁忙的夜晚,孟遏云终于抓住机会逃离了马府,重获自由的她满怀希望地重返舞台,试图将往事的阴影抛诸脑后,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不愿放过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   很快,另一个噩梦降临,国军少校马桂芳觊觎孟遏云的美貌,但她的坚决拒绝激怒了这位权势人物,马桂芳得知孟遏云有吸食鸦片的历史后,立即以此为由将她投入监狱,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若不是妹妹孟小云冒险在送饭时偷偷带来一些鸦片,孟遏云恐怕难以承受突然断瘾的痛苦。   被囚禁期间,孟遏云遭受了比戒毒更为残酷的折磨,狱警们在她身上实施了令人发指的墨刑,用刀在她最私密的部位刻下侮辱性的文字,这些伤痕永远地烙印在她的身体上,也深深地刺痛着她的心灵。   即便在如此残酷的折磨下,孟遏云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意志力,从未向施暴者低头,一年多后,孟家变卖所有家产,才将她从牢狱之中救出,从此,那件永远扣到最高一颗纽扣的戏服,成为了她掩藏伤痛的铠甲。   1949年,新中国的曙光照进了孟遏云的生命,当西北野战军秦腔团向她抛出橄榄枝时,她看到了重生的希望,在这里,她不仅成功摆脱了鸦片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她找回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尊严。   《游龟山》《玉堂春》《五典坡》《赵五娘吃糠》等经典剧目在她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文学大师叶圣陶曾为她的表演倾倒,连连称赞她将秦腔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即便在电影《火焰驹》和《三滴血》中,她也成功地将传统秦腔的精髓融入银幕艺术。   1953年,秦腔团赴朝鲜慰问演出时,一个看似平常的洗澡场景却揭开了她心底最深的伤口,当时条件艰苦,演员们不得不共用澡堂,面对同事们的善意邀请,孟遏云只能以各种理由推辞,她害怕别人看到那些难以抹去的墨刑伤痕,更害怕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这些经历不仅没有摧毁孟遏云的意志,反而让她在艺术上更加精进,她深知,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暂时忘却过往的痛苦,她与著名小生徐抚民的姻缘,为她的人生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而她对秦腔艺术的执着追求,也推动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发展。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孟遏云的故事并非孤例,许多艺术家都曾遭遇过类似的苦难,但让孟遏云与众不同的是,她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纯粹热爱,那件永远紧扣到最高一颗纽扣的戏服,既是她保护自己的盔甲,也是她对抗命运的战袍。   随着年岁的增长,孟遏云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但她为秦腔艺术所做的贡献,她展现出的坚韧品格,以及她那永不屈服的精神,都深深地影响着后来者,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响遏行云"的艺术境界,也证明了人的意志可以超越肉体的伤痛。   信息来源:华商网——秦腔往事 坤伶孟遏云的悲喜人生

0 阅读:213

猜你喜欢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