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同里小记·酱炒肉丝面 老底子,在坝基上那有家饭店。饭店早上供应早点,有面有馄饨,馄饨有大、小两种,还有两种特色馄饨:多肉馄饨和泡泡馄饨。 面有多种浇头,大概二十种左右。贵的有虾仁、脆鳝,还有扎肉、大排,其他都是小荤或是素浇。 小荤有点王和阵,榨菜炒肉丝、雪菜炒肉丝,最后都成了榨菜少肉丝和雪菜少肉丝。 我在同里时,两顿吃食堂,中午和晚上,尽管早上也有粥,但我不喜欢,因为喝粥不加点干货,那是不到十点肚子就开始喝空城计了。 住在单位,离那饭店近,早上就去吃面,那时工资少开销大,一周六天基本上是五天吃阳春面,七分钱二两。一天改善伙食,吃浇头面。 当时仅星期天休息,休息天,食堂也停火,得自己在外面瞎吃。所以周六吃个浇头面,周日起早去苏州玄妙观和皮市街看邮票和钱币,一天下来车票加午餐,若碰上有合适的收藏品,那一张“大团结”就没了。 那时月工资四十多元,十五元交食堂伙食费,这可是活命钱,一发工资必须预存,还有三十多元就是解决个人用度了。 以当时的工资标准,收入也还算能过,只是玩邮弄币,未到月底已是“舌头舔勿牢鼻头”,只能回家当伸手党。 改善伙食吃浇头面,大荤是不敢碰的,小荤又不煞念,弄个骗骗自己的中荤……酱炒肉丝。 酱炒肉丝,可是真的全肉丝,有一点点胡葱提香,生抽提鲜,当年没有什么鸡精、鸭晶蘑菇精,味精很金贵,价格高,饭店舍不得大量用,就用当地酱品店出的散装酱油提鲜。 酱油是真的从酱里吊出来的,不似现在满满的科技狠活,那种香是纯粹的豆香,那种鲜是能让人鲜得掉眉毛。 饭店大师傅炒这个酱炒肉丝也是绝活,看着没啥花头,可回家来随你怎么弄,就是没那个味,估计里面一定有蹊跷。 据说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我们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先生请他吃了一道“东坡肉”,尼克松先生大快朵颐,回美国后也要求厨师尝试着做,也是这样,缺点味。 没办法,只能请中国派厨师去做,杭州大师傅去了,带了料,配了料,这些都不是秘密,做得,原汁原味,吃得尼克松先生直想去烧茅台。 后来又想吃,按大师傅的单子配料,也是按照慢火细炖,出来了,可口味又是不对。 无奈只能再次求教,这下好了,架了录影设备,要看个详细。最终发现,原来大师傅要了两瓶会稽山黄酒,并不是全部烧肉,而是一瓶烧肉,一瓶在烧肉时自己给消化了。 两瓶全烧肉,那味还能有好。 我估计坝基上那饭店的酱炒肉丝是否也有这种成份。反正,他们做的就是好吃,到现在仍在回味那一口。
(原创)同里小记·酱炒肉丝面 老底子,在坝基上那有家饭店。饭店早上供应早点,有面
孟优与趣事
2025-02-21 20:26: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