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技术发布会结束当晚,在直播间聊到了对于这样一台国产百万级产品,各品牌的对应策略会是什么?后面陆续爆出了疑似媒体通稿拉踩S800的文件、某品牌KOL文案高度吻合、余承东与李斌微博互动、李云飞祝贺尊界S800等事件
今天上午不忙,就复盘一下,这场由某些KOL或者高管决策的低级失误,导致的一场营销灾难。
20号尊界技术发布会之后,作为自主品牌唯二拥有百万级或接近百万级轿车产品的品牌,“蔚来”和“比亚迪”的反应是所有不同的。
蔚来:
2025.2.20 21:51 李斌发微博为尊界技术点赞,并邀请余承东一起测试。
同一时间,某KOL为首的自媒体账号开始用Z9对比尊界S800
2025.2.20 20:40 某KOL 发表S800与Z9对比内容,当晚11点左右,被爆出媒体通稿需求文档,内容高度吻合,疑似有组织针对S800进行拉踩
因为通告内容提到腾势Z9,网友寻求赵长江澄清,至今未有任何回复。
比亚迪:
2025.2.21 11:25 比亚迪公关总经理李云飞发博,恭喜尊界S800技师发布会成功,并强调了腾势Z9系列与尊界S800的共通之处,并且为即将上市的N9做了预热。
根据以上的时间节点,从官方的角度来看,蔚来李斌的回复及时且真诚,比亚迪的回复稍微晚了一些,提及自家产品多一些,但总体没有太大毛病。
但是中间夹杂着KOL的通稿事件,就这有些值得玩味了。通稿的问题,到底是KOL自发的行为,还是有人伪造文件恶意挑拨,还是说真的有官方授意,腾势方面并没有及时给出澄清。并且因为当事的KOL删除了相关微博,事情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对于尊界的团队,发生这样的事,更需要的是官方层面把没有“拉踩”这件事讲清楚,解除双方的误会,而不是充耳不闻,隔空来一个祝福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如果说不回应就是默认了,对比亚迪是不是又不太公平。
如果不是官方授意,那么这些KOL的拉踩行为,对于品牌形象的损害,对于“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口号的抹黑,是不是品牌也得给自己一个交代呢?
比这件事更严重的是,KOL/KOC层面,甚至是品牌高管,在营销策略和对标车型选择上的随性。也可以说是不尊重对手,也不尊重自己。
依然拿蔚来举例,李斌的回复得体,并且顺势又推了一把自家的旗舰产品ET9,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目前百万级的产品还都掌握在合资品牌手里,一起联手抢市场是当下应该去做的,远没到自主品牌你死我活的时候。
而某些KOL和KOC的策略是用30多万的Z9去碰尊界,本质就是想一方面提升Z9的技术形象,一方面又可以压低尊界的价值。如果没有仰望,这么做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可仰望U7一直还没有发,不管是从价格,还是从技术,用U7做对比提升讨论度和曝光量,也远比一个已经被证明过没有成功Z9收益大的多。
用Z9碰尊界,也并不会让Z9起死回生,只是想让尊界难堪,这不就是损人不利己吗?最后赚的只有自媒体的流量和粉丝的狂欢,对于品牌来讲,没有任何帮助。甚至还出现了
“通稿门”事件,造成了更大的负面舆情。
让我感到惋惜的是,在李云飞总的祝贺微博中,同样使用了腾势的技术作为对比,如果从高管的眼中看到尊界的技术也只配和腾势相比,我只想说,失败很多时候不是来自于能力的问题,而是人自身的傲慢。
就让时间给出答案吧[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