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九旬老汉因儿女不孝,遂将房子和家产送给同事夫妇,双方签下赡养协议。同事夫

沛山评生 2025-02-22 18:27:48

上海,一九旬老汉因儿女不孝,遂将房子和家产送给同事夫妇,双方签下赡养协议。同事夫妇对老汉尽心赡养14年,不料14年后,老汉突然娶妻,竟吵着闹着要回房产,还一纸诉状将这对夫妇给告上了法院,对此,法院的判决结果很解气! (来源:上海高院) 谈老汉年轻时育有一双儿女,儿女长大后各自成家,妻子也因故离世。 一开始,谈老汉还能自己独自生活,可年岁渐渐大了,他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 儿女们都忙着自己的生活,对谈老汉鲜有过问,这让谈老汉感到非常生气与伤心。 谈老汉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2005年时,谈老汉因某件事同儿女们起了冲突,从那以后,他对儿女们再也没了任何希望寄托。 于是,谈老汉在一气之下找到自己以前的同事顾某夫妇,谈老汉请求他们负责自己今后的一切生活事务,包括生养死葬,作为回报,自己的家产和房产一并归对方。 为此,双方还签订了一份赡养协议。为了让顾某夫妇更加安心,谈老汉还立下一份遗嘱,大概的意思是,因儿女不孝,在自己去世后,房子归为顾某夫妇,原因是顾某夫妇照顾自己安度晚年,其得所应当。 有了上面的协议和遗嘱,顾某夫妇自当尽心尽力赡养谈老汉,14年来从未懈怠! 谈老汉呢,在此期间仅仅以20万元的价格将房产卖给顾某夫妇,双方还办理了过户登记。 至于卖房的价款,说是20万元,但谈老汉一分也没有收,他本人仍在房子内住着。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14年后,93岁高龄的谈老汉突然间找了一个老伴儿。 有了家人,谈老汉对顾某夫妇的感情寄托自然要少了很多。 到了后面,他居然要和顾某夫妇翻脸,企图要回之前卖出的房屋。 顾某夫妇坚决拒绝,谈老汉将他们二人告上了法院。 谈老汉认为,一开始顾某夫妇的确尽心尽力地伺候自己,但最近几年,他们却对自己没有尽到照料责任。 顾某夫妇存在违约,理应撤销之前的房屋赠与。 对此,顾某夫妇也看明白了谈老汉的嘴脸,明摆着是有了老伴儿,对十几年来的照顾不想认账了。 他们索性也不讲任何情面,反诉索要谈老汉在他们房子内长达十几年居住所产生的房租费。 顾某夫妇表示,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用心对待谈老汉,陪伴、探望、为谈老汉购买生活用品,甚至连外出旅游也带上他。 他们已经按照双方的协议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故不应撤销该协议。 法院会如何判呢?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只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都是有效的。 谈老汉与顾某夫妇在2005年签订的赡养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 对于顾某夫妇一方而言,其义务系对谈老汉尽到赡养义务。而谈老汉则应依照协议向顾某夫妇赠与房产及家产。 经查实,顾某夫妇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的确对谈老汉履行了大部分的赡养义务。 而对于谈老汉而言,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提出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将承担败诉风险。 本案中,谈老汉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顾某夫妇存在违约行为。 故谈老汉以顾某夫妇未履行照料责任为由,要求撤销房屋赠与,难以得到法院支持。 此外,从公序良俗角度来看,顾某夫妇已经履行相应义务,谈老汉此时不再需要他们照顾而过河拆桥,其行为也违背了基本的感恩之心和诚信原则。 法院最终判决驳回了谈老汉的全部诉讼请求。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文中人物为化名) 【律师推荐】民法典实用一本通图解漫画生活常见普法法律常识

0 阅读:489

猜你喜欢

沛山评生

沛山评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