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30日,薛岳命令李玉堂带队防守长沙,但被拒绝后,蒋介石打电话问道

马二历史趣闻 2025-02-24 09:48:14

1941年12月30日,薛岳命令李玉堂带队防守长沙,但被拒绝后,蒋介石打电话问道:“你是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吗?”确认后,蒋介石直接宣布:“长沙交给你了。”   李玉堂,作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他的名字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可谓响当当。出生于广东省的李玉堂,早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了黄埔一期的毕业生。   在其军旅生涯中,李玉堂因指挥有方,战功赫赫而逐渐崭露头角。他多次参与重要的战役,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因其顽强的防守与出色的作战指挥能力,被誉为“长沙守护神”。   1941年,日军的进攻不断向中国内陆推进,尤其是长沙,成为了战略的关键目标。长时间以来,长沙一直是中国抗战的重要基地,守卫这一座城市的责任非同小可。李玉堂的军事生涯,也与长沙息息相关,他曾多次在这里组织防守,保卫这座城市的安全。   1941年12月30日,长沙的防卫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日军进攻的日益紧迫,薛岳,作为第九战区的司令官,找到了李玉堂,请求他再次担任长沙防卫的指挥工作。   李玉堂却因过去的经历,心情沉重地拒绝了这个请求。在两次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时,李玉堂曾在战斗中指挥第十军与敌作战,但最终,由于战场局势的复杂和不可控,长沙的防线还是未能守住。   对于那些未能完全达成任务的责任,李玉堂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自责。特别是,在经历了上级的不理解与责备后,他对继续担任这个重任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与抗拒。   面对李玉堂的拒绝,薛岳深知长沙防守的急迫性,决定请求蒋介石直接干预。12月30日,蒋介石亲自致电李玉堂,在电话中,他先确认了李玉堂是否仍为第十军军长,并询问他是否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得到肯定回答后,蒋介石的话语直截了当,“长沙就交给你了。”   这一句话,仿佛一把锋利的剑,瞬间点燃了李玉堂内心的热血。他知道,自己无法再回避这份责任。如果长沙失守,意味着日军的侵略将突破防线,深入腹地,进而影响整个战局。   蒋介石的信任与支持,犹如强心剂,让李玉堂重新燃起了斗志。此时,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防守,更是一场关乎民族命运、关乎每一位国人血汗与生命的战斗。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挺身而出,再次承担起这份艰巨的任务。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长沙必须坚守,无论生死。   接到任务后,李玉堂迅速返回军部,与参谋长蔡雨时一同研究战术,制定保卫长沙的详细计划。军事会议上,李玉堂强调,整个长沙的防守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斗争,更是关乎民族尊严与未来的斗争。   他要求每一位军官都要严阵以待,全力支持防守战的每一寸土地。在李玉堂的鼓舞下,所有的军官们都表态愿意誓死保卫长沙。   在随后的几天里,第十军的防守工作进入了关键阶段。根据作战计划,李玉堂将长沙分为多个防守区域,并指挥士兵们加固防线,尤其是在东南角和北部的防御上。   他亲自带领军官们督导前线,确保每一处阵地都得到精心的布置。李玉堂深知,这场战斗的成败,关系到长沙能否成功守住,因此,他对每一个细节都格外重视。   12月31日,战争的号角终于吹响,日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敌人利用夜色掩护,迅速逼近长沙南郊。由于预备第十师的防线相对薄弱,第29团很快被突破,形成了局部混乱。   张岳群团长面对严峻局势,害怕受到责罚,悄悄退回了师部,而师长方先觉对此感到震惊,果断采取了果断措施,枪决了一名要退缩的营长,命令第28团的葛先才接替战斗。   方先觉和葛先才的果断与决心,极大增强了士兵们的信心。葛先才作为黄埔军校的老校友,指挥得力,坚决表示,一定死守阵地。   随着战斗的激烈推进,日军在第一道防线受阻,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集中火力,发动了多次猛烈的进攻。尽管如此,李玉堂和第十军的官兵依然顽强抵抗,给日军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1月2日,战况更加激烈。日军第三师团团长丰岛房太郎经过多次尝试依然未能突破长沙防线,开始陷入困境。为了鼓舞士气,蒋介石亲自为李玉堂和其下属师长们发去了嘉奖电报,表扬他们的英勇表现,坚定了他们继续战斗的决心。   到了1月3日,长沙的局势更加危急,特别是预备第十师几乎全军覆没,伤亡惨重。薛岳得知情况后,迅速下令增援,并鼓励李玉堂坚持下去。李玉堂传达了这一消息,并表示:“长沙一定要守住!”   士气高昂的第十军,将这股坚强不屈的精神贯彻到每一位士兵身上。在此期间,甚至连一些后勤部队的炊事兵、司号兵等非战斗人员也纷纷拿起武器参与战斗。   某些兵员在受伤的情况下,依旧坚守岗位,直至最后一刻。这种拼搏精神让李玉堂深感自豪,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决胜长沙的信念。   经过数天的拼死抵抗,终于,在1月4日,国军开始发起反攻。日军无法承受国军的强烈反击,第三师团团长丰岛房太郎带领部队最终选择撤退,长沙成功守住。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马二历史趣闻

马二历史趣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