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8年,快80岁的张廷玉实在干不动了,想退休。那天见乾隆心情好,就跑去请求荣

芊芊看历史 2025-02-24 22:31:17

1748年,快80岁的张廷玉实在干不动了,想退休。那天见乾隆心情好,就跑去请求荣归故里。岂料,乾隆瞬间变脸:你应该干到咽气为止!   张廷玉听后,颤巍巍跪在乾隆面前,呜咽不能自胜。   乾隆见状,立马招呼小太监将张廷玉扶了出去。   其实,张廷玉也是活该,谁叫他触了乾隆的逆鳞呢?   张廷玉家祖孙三代,为爱新觉罗家族苦干多年,而张廷玉请辞时也已经77岁,胡子白了,走路也需要人搀扶。   他觉得自己对乾隆来说已经没什么用了,而且这两年乾隆都已经不让他上朝了,肯定也会高高兴兴让他回家。   岂料,乾隆竟然没同意。   乾隆心里盘算,张廷玉年纪虽然大了,但身为三朝元老,经验丰富,依然能给自己出出主意,发挥发挥余热,就没同意。   乾隆给张廷玉的答复是:卿受两朝皇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乾隆的意思就是,你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和皇帝作伴,你看看其他配享的大臣,哪个不是为大清奉献一生的,你也应该如此,干到咽气那天。   乾隆本想留他,奈何张廷玉一心想要急流勇退,立马回答说,配享太庙的大臣也不见得就要干到死的那天,您看明太祖朱元璋就允许刘基回老家了。   没成想张廷玉这句话,直接触怒龙颜,乾隆瞬间变脸。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朱元璋坐稳江山后过河拆桥,不再重用刘基,虽然让他退休,但又偷偷安排人下毒,将其毒死。   向来敏感的乾隆听到张廷玉这话,就认为张廷玉这是拿刘基在点自己,对功臣不够意思,这才要退休。   乾隆听后,气得脸都绿了,但依然保持着君王的气度,立马开始上纲上线,讲大道理。   《清史稿》中记载:   乾隆教育张廷玉:为人臣者,当法始终如一之荩臣。如诸葛亮,尽忠一生,此乃人臣之表率。人臣不可存图逸之心。   张廷玉听明白这番话后,真是透心凉,敢情我要退休,就是对朝廷不忠了。   经过了这一遭后,77岁的张廷玉只好憋着委屈,继续为爱新觉罗家族尽忠。   不久后,孝贤皇后富察氏病逝,张廷玉因干活没干到乾隆心上,被罚俸一年,那也是张廷玉步入仕途47年唯一一次犯错。   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性情大变,张廷玉天天提心吊胆,精神紧张,焦虑得不行,老得更快了。   到了1749年,张廷玉78岁,牙齿差不多掉光了,满脸褶子加老年斑,腿脚越发不好使,没人搀扶甚至都走不了几步了,说话也颠三倒四的。   张廷玉的变化,乾隆看在眼里,那年年底,他很关切地询问张廷玉的身体,张廷玉详说了自己的各种病后,再次恳求:陛下呀,微臣老迈实在干不动了呀!   这一次,乾隆动了恻隐之心,同意了张廷玉的请辞。   然而,没想到的是张廷玉又整个幺蛾子出来。   当时的大学士史贻直,撺掇乾隆取消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   张廷玉退休申请被批准后,琢磨了几天后,竟跑到宫里请求乾隆给自己做一个保证,保证他会尊雍正的遗嘱,让自己死后配享太庙。   《清高宗实录》中记载:张廷玉当时是“免冠呜咽,请一辞以为券。”   就是说张廷玉跪地边哭边磕头,请乾隆表态,并发个文件。   乾隆虽然意外,但又想成人之美也就答应了。等张廷玉走后,乾隆琢磨过味儿来,给张廷玉写了首意味深长地算是点他的诗,奈何张廷玉没明白,高兴过了头,竟没有在次日亲自进宫谢恩,让儿子代替自己去了。   乾隆见张廷玉没来,大怒,让军机大臣拟旨让张廷玉自己进宫谢恩,但巧的是这拟旨的大臣刚好是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   汪由敦连夜给张廷玉送信。   于是,次日天还没亮,圣旨还没到,张廷玉就进宫磕头去了。   这一闹,乾隆怒了,他打击朋党多年,张廷玉竟在自己眼皮底下安插亲信,必须严肃处理。   之后,张廷玉被革职,取消配享太庙资格,一生的脸面付之东流,灰头土脸回到老家,却无一人迎接。   所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一个微小的错误,会毁掉整盘棋。   张廷玉便是如此,一生为官谨小慎微,却因为一次谢恩,毁掉了47年的荣耀。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九仙月,总有一个故事让你幡然醒悟。      资料来源:《清高宗实录》《张廷玉年谱》

0 阅读:374

评论列表

 兔子 猪

兔子 猪

2025-02-25 11:12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猜你喜欢

芊芊看历史

芊芊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