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幼仪,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可怜她,却鲜有人知她下半生的行径有多可恨。 深挖她后半生的经历,绝对会彻底改变人们对她的印象,就连她的亲生儿子徐积锴,都忍不住对她发出了“不配为母”的沉痛控诉。 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婚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在那个包办婚姻盛行的时代,徐志摩满心都是追求自由的新思想,对这场家族安排的婚姻充满了抵触。 张幼仪嫁入徐家后,也没能改变徐志摩对待这场婚姻的态度,遭到冷漠对待。徐志摩对她百般嫌弃,对她的不屑与厌恶溢于言表。 虽然两人诞下了儿子,却始终没能改善夫妻之间的关系,反而成了徐志摩逃离家庭的借口。他远渡重洋,奔赴异国他乡,留张幼仪在国内独守空房。 面对冷漠的丈夫和毫无温度的婚姻,张幼仪想要有所改变,坚强地独自一人漂洋过海,寻找自己的丈夫。 但她的做法非但没能挽回自己的婚姻,反而撞见了丈夫与其他人之间的暧昧。独在异乡,丈夫出轨,更要她打掉腹中的孩子,同时还要逼她离婚! 在这段感情中,张幼仪卑微到了尘埃里,她的付出、她的深情,都被徐志摩无情地践踏。她是那个时代无数可怜女性的缩影,被命运摆弄却无力反抗。 连番的打击,没有让这个可怜的女人堕落沉沦,反倒彻底打醒了她。既然在婚姻里跌了个大跟头,她何不在事业上下工夫呢? 凭借家族的支持,她从教育行业起步,再到金融领域叱咤风云,凭借自身优秀的商业才华和聪慧的头脑,她的事业一路开挂,迅速积累财富,一举成为跨越多领域的商界新星。 事业的成就让她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她在商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也让很多熟知她过去的人对她刮目相看。 直到这个时候,张幼仪的人生都还是正向积极的,可她处在动荡的时代,也逼出了她贪婪自私的本来面目。 当时日本侵略者犯我中华,山河破碎,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后方百姓缺衣少食,急需物资支援。 值此国家深陷战火,民族危在旦夕的时候,张幼仪却利欲熏心,利用国际封锁导致物资短缺的状况,疯狂垄断市场。 她将物资牢牢攥在手中,哄抬物价,迫使百姓不得不花高价从她手中购买。此时在她眼中只有不断膨胀的财富,至于在战火中痛苦挣扎的同胞们,她根本毫不在意。 在这期间,她还对远在国外的儿子不管不顾,一门心思扑在敛财上。显然在她心中,无论是国家,民族乃至于她的亲儿子,都不如聚敛财富重要。 也难怪她的亲儿子徐积锴在说起自己母亲时会说出那句“不配为母”的话,结合她的行为,这样的评价可谓有理有据。 毕竟一个在国家生死关头,只想着发国难财的人,又怎能承担起为人母的责任呢? 张幼仪的人生,是一场从可怜到可恨的坠落。她前半生被爱情伤害,值得同情;后半生却因贪婪迷失自我,沦为被人唾弃的对象。
提起张幼仪,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可怜她,却鲜有人知她下半生的行径有多可恨。 深挖
观史亦鉴
2025-02-25 16:33: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