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周总理突然得知,一外宾顺手牵羊,将我们的国宝装进自己的包里。碍于情面

爱吃凉拌菜 2025-03-29 17:10:29

1971年,周总理突然得知,一外宾顺手牵羊,将我们的国宝装进自己的包里。碍于情面,大家都不敢捅破真相。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为了展现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实力,上海市委决定重塑一套明朝时期的国宝——九龙杯。 回溯到明朝初年,景德镇的匠人们为朱元璋烧制了一只奇特的杯子,杯身环绕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龙,盘旋攀爬,气势非凡。朱元璋爱不释手,赐名"九龙杯",专用于饮酒赏玩。 康熙年间,工匠用珍贵的玉石雕刻出了玉制九龙杯。康熙帝对这件艺术品钟爱有加,常常把玩欣赏。然而,康熙驾崩后,玉质九龙杯随他一起长眠地下,成为陪葬品。民国时期,皇陵遭到盗掘,九龙杯下落不明,从此杳无音信。 新中国成立后,江西景德镇一位老匠人年轻时曾有幸目睹过九龙杯的真迹,但由于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失传,即便是他也难以复制出一模一样的杯子。然而,这位执着的匠人并未放弃。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他最终成功仿制出了一套惟妙惟肖的九龙杯。 消息传开,上海市委欣喜若狂,立即邀请老匠人亲自打造了一套36只的九龙杯。匠心独运的老人完成这套杯子后就与世长辞,令这套国宝级别的九龙杯更加珍贵稀有。 1971年3月,罗马尼亚代表团访华。为表示隆重欢迎,衡山饭店举行盛大宴会,并破天荒地使用了九龙杯招待贵宾。宴会结束后,饭店例行清点,惊愕地发现九龙杯少了一只! 消息像一颗炸弹在饭店内炸开,总经理心急如焚,第一时间报了警。保卫科长刘金城迅速带领百余名警力赶到现场,将衡山饭店团团围住,宛如铜墙铁壁,严令所有人员一律不得离开,誓要找出丢失的国宝。刘金城仔细盘问了所有接触过九龙杯的工作人员,从收杯、运杯到登记,逐一排查,但所有人都矢口否认。 正当案件陷入僵局之时,周恩来总理的一个电话,让衡山饭店再次陷入焦虑。原来总理当晚要在饭店接待外宾,得知九龙杯失窃后,他提醒刘金城去电视台调取宴会录像,往前追溯时间线,或许能有所发现。 刘金城连夜来到电视台,反复查看录像。终于,他在画面中发现了端倪,原来是罗马尼亚外交部文化秘书涅斯库,在宴会期间对九龙杯爱不释手,临走时一时糊涂,将其放进了自己的手提包。 问题是,涅斯库身份非同一般,贸然对峙讨要,恐引发外交风波。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要智慧,不要蛮力。" 第二天晚上,上海剧院内歌舞升平,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杂技魔术表演。台下坐着的,正是应邀前来观看的罗马尼亚和越南外宾。在一片喝彩声中,魔术师走上台来,命助手呈上一个托盘,盘中赫然是三只九龙杯! "这可是稀世国宝,价值连城!"魔术师一边介绍,一边用红布盖上杯子。砰的一声枪响,一只杯子凭空消失!在观众的惊叹声中,魔术师信步走向罗马尼亚代表团,来到涅斯库面前,意味深长地说:"杯子,就在您的手提包里。" 涅斯库恍然大悟。在周总理的率先鼓掌下,他笑着从包中取出九龙杯,当众归还。台上台下,掌声雷动。这个"魔术",正是周总理的妙计。他没有责怪涅斯库,而是设计了一个体面的"台阶",既挽回了国宝,又维护了两国的友谊。 时光荏苒,那套九龙杯,至今仍在衡山饭店的展柜中熠熠生辉。

0 阅读:51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