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父亲、我,我们家三代人都是失败者!”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曾被邀请到

墟史往事 2025-03-30 16:46:30

“祖父、父亲、我,我们家三代人都是失败者!”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曾被邀请到海南考察,然而就在他与众人沉浸在海南的好风光之时,他突然当着众人的面,拿出一袋东西摔到桌上说出了这番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梁从诫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曾经担任全国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办人与会长。   一次受到海南相关部门的邀请,去海南考察环境保护工作。跟随着当地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漫步在海边生态游览区,看着浩瀚的蓝天,一望无垠的大海,梁从诫心情很是愉悦。   不知不觉走到了沙滩上,看着近处满地的生活垃圾梁从诫脸上没有了笑容。他找了个借口说要一个人走走,脱离的队伍,梁从诫找到了一个大点的垃圾袋,开始捡沙滩上的垃圾。   回到驻地,一帮工作人员正在谈笑风生,看到梁从诫过来了,立马起身相迎。谈话间还夸夸其谈,都说到海南的自然环境保护工作这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许多游客来到海南都对这里赞不绝口。   身为环境委员会委员的梁从诫听着他们的话越发的感到愧疚,他气愤的将自己在沙滩上捡到的一大袋垃圾甩在了桌子上,说道:“这是我在海边沙滩上捡到的,大家看看,我是觉的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做的相当的不到位。”   梁从诫看到大家面面相觑都没有接话,沉思了一会又说道:“有时候想想啊,我们梁家从祖父梁启超,到父亲梁思成,再到现在的我,我们一家三代人真的可以算做彻底的失败者。”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员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此话怎讲啊,咋就从沙滩上的垃圾问题一下上升到了人生成败的问题上来了?   其实梁从诫说的失败,是源于他们一家三代人对社会对祖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便的更加的美好,可是结果有时候却不尽如意。   梁从诫的祖父,梁启超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倡导者。甲午战败,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看着腐败的清政府,梁启超极力主张变法图强。   他想要通过维新变法运动挽救中国危机,希望国家可以繁荣富强,可是维新派的力量太过弱小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无法实现自强的道路,梁启超领导的变法运动失败后,不得已流亡海外。   梁从诫的父亲,梁思成也是学富五车,一声抱负,尤其在建筑学上造诣颇丰,可惜的是生不逢时,在一个战乱的年代,有多少才华都无从施展。   他从美国学成归来,本想着能够有番作为,他到处奔走想要将北京城墙这百年的历史建筑保留下来,可是丝毫没有被理睬。当他看着有厚重历史印记的北京城在推土机下沦为废墟时,他知道仅凭一己之力难有作为,也无法改变社会的现状。   到了梁从诫这里,作为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儿子,可以算作名门之后,但这这并没有让他的人生道路顺畅多少。   1932年出生的他恰好碰上战乱的年代,这使得梁从诫不得不跟随父母开始战时的流亡生活,1950年本来想要子承父业报考清华建筑系,却因为2分之差与清华失之交臂,转而去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   1993年开始关注民间环境保护工作,并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这个组织在之后保护川西洪雅天然林,保护西北德钦县原始森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梁从诫奔走在各地,有一次在一个小镇进行环境考察,看到这里的河流被污染的不像样子了,但是接待他的当地环保局的官员却吃着名贵佳肴,这让他无比的气愤,直言不讳的说道:“环境都成这样了,如何吃的下饭啊!”   梁从诫从事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单单对他人严格要求,自己也是以身作则。他从来不用一次性的餐具。   梁从诫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他们家三代人真的是失败者吗?我看并不是,他们为了国家为了社会能变的更好,做着自己的努力,尽管有时结果不尽如意,可是他们为此奋斗过。  

0 阅读:53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