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慈禧太后上厕所都非常的讲究,她每次上厕所都必须安排一名宫女,含着一口温水在门外等候,这一口温水用处可大了…… 紫禁城里,夜色深沉,乾清宫的烛火摇曳,映照出一片金碧辉煌。1906年的一个秋夜,慈禧太后从她那镶金嵌玉的马桶上起身,接过宫女递来的宣纸轻轻一擦,脸色却陡然一变。她猛地一把将纸摔在地上,声音尖利得像是要刺破这寂静的宫殿:“这纸怎么这么凉?你们是想冻死我吗!” 旁边的宫女苏秀兰吓得扑通跪下,嘴里还含着一口来不及吐出的温水,瑟瑟发抖。慈禧冷哼一声,转身拂袖而去,只留下满屋子太监宫女大气都不敢出。 这不过是她奢靡生活的冰山一角,可这小小的如厕风波,却藏着更大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权倾天下的老佛爷如此在意一块擦屁股的纸? 那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老百姓还在为漏雨的茅草屋发愁,清朝的皇宫却已是另一番天地。慈禧的厕所可不是随便挖个坑就了事,那是用黄金打造的马桶,边角镶着宝石,坐在上面都能闻到淡淡的檀香味。 她嫌当时的宣纸粗糙,擦得皮肤不舒服,宫里人就得想尽办法伺候这位挑剔的主子。太监李莲英最懂得揣摩圣意,他手下的宫女林秋艳出了个主意:让宫女嘴里含一口温水,等太后用纸时吐出来润湿,既能保持温度,又能让纸柔软如丝。 慈禧试了一次,果然满意,从此这成了她如厕的“标配”。 可这活儿不是谁都能干的。宫女得经过严格挑选,牙口要好,气息要稳,连水温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太热了烫嘴,太冷了太后不高兴,苏秀兰就是因为那天含的水不够暖,才挨了顿骂。 这种奇葩的如厕习惯在清宫野史中早有记载,甚至有说法称慈禧还要求纸上洒点花露水,讲究到令人咋舌。可这奢华的背后,却是清朝摇摇欲坠的现实——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起义风起云涌,她却还在乎一张纸的冷热。 这事儿还没完。林秋艳因为这个“发明”得了宠,一时间在宫里风头无两。她仗着太后的赏识,开始耀武扬威,连太监都得给她几分面子。可得意忘形的结果是什么?有一次,她跟个小太监偷偷在偏殿里拉拉扯扯,被巡夜的嬷嬷撞个正着。 消息传到慈禧耳朵里,老佛爷勃然大怒,直接下令把她杖毙。第二天如厕时,纸又不顺手了,慈禧才想起来林秋艳已经没了。她皱着眉,淡淡说了句:“罢了,再挑一个吧。”这冷漠的态度,比那张凉掉的纸还让人心寒。 慈禧的奢侈可不只体现在厕所里。1900年,义和团闹得沸沸扬扬,北京城里杀气腾腾,外国使馆被围得水泄不通。她却突发奇想,宣布向十一个列强开战。 史料记载,这场宣战与其说是为了国家,不如说是为了她自己的脸面——洋人支持光绪变法,威胁她的权力,她咽不下这口气。可结果呢?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她带着光绪仓皇逃到西安,路上还得地方官员进贡美食水果,硬是把逃难过成了巡游。 那时候,慈禧已经65岁,身体不如从前,可脾气却更大了。逃亡路上,她坐在轿子里抱怨颠簸,嫌弃伙食不够精致。回到北京后,她非但没反思,反而一门心思筹备自己的60大寿。颐和园里那艘著名的石舫,就是她挪用海军军费建的“杰作”。 这场寿宴耗资高达三千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好几年的财政收入。前线将士在海上浴血奋战,她却在宫里品着江南运来的荔枝,嘴里念叨着:“这味道,清甜不腻,比香料强多了。”这荒诞的对比,简直是对晚清衰亡最好的讽刺。 可悬念来了:这么一个沉迷享乐的女人,到底是怎么一步步爬上权力顶峰的?她26岁就敢搞政变,47年独揽朝政,难道真只是靠运气和一张会擦屁股的纸? 从宫女苏秀兰的眼里看,慈禧是喜怒无常的主子,一张纸的温度就能决定她的生死;从前朝大臣的角度看,她是心狠手辣的掌权者,1861年的辛酉政变,她联合恭亲王奕訢,一夜之间干掉八位顾命大臣,把咸丰留下的牵制她的印章变成了废纸。 从老百姓的视角看,她却是那个让国家一步步滑向深渊的罪魁祸首。网上资料补充,她早年靠代笔咸丰的奏折崭露头角,后来生下唯一的皇子载淳,借着“母以子贵”一步登天。可咸丰死后,她没满足于后宫的安稳,硬是踩着无数人的血爬上了临朝听政的宝座。 她的权力欲和奢靡癖,就像那张温热的宣纸,缺一不可。水果得四季不断,厕所得香气弥漫,连死前她都不忘毒死光绪,生怕自己走了还有人跟她作对。可她算尽一切,却没料到1908年去世后不过三年,辛亥革命就推翻了清朝,连她的陵墓都被盗了个底朝天。 慈禧走了,金马桶空了,那口温水也凉了。她用47年的奢靡和权谋,把一个王朝送上了末路。晚清的覆灭,不全是她一人之过,但她的昏庸与自私,终究是那根压垮骆驼的稻草。 历史翻篇,留下的不仅是她如厕的奇闻,还有一个民族在苦难中觉醒的回声。
1880年,46岁的慈禧太后感觉肚子肿胀,还干呕嗜睡,贴身太监李莲英赶紧找御医来
【8评论】【44点赞】
幸运
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