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生制药商业版图的扩展,其自免管线研发成果即将迎来收获期。
据一位接近公司的业内人士提到,2021年是中国自免创新药市场启动的元年,在此前行业提及自免的字眼较少,而那时三生制药就领先并大力布局了自免,并启动了自主研发管线的优化决策。
且近年来,自身免疫及炎症药物市场规模快速攀升,目前已列全球第二位。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至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767亿美元。中国自免疫病药物市场增长显著高于全球,年均增速有望突破20%。
三生制药在自免领域的布局,为其找到了未来的发展的先机。稳定的业绩增长加上稳定的现金流,构筑起了三生制药强大的护城河。
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三生制药期末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为20.85亿元。进入2025年之后,三生更是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热捧,其股价年内涨幅超过了101%。
其财报发布之后,招银国际发布研报称,三生制药去年业绩强劲,收入按年升16.5%至91亿元,超出该行预估3.3%,这主要得益于特比澳、蔓迪及其他产品持续强劲增长。纯利按年升34.9%至21亿元,超出该行预测9.1%。三生制药纯利率提升2个百分点,由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及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比率降低2.3个百分点推动。公司亦宣布2024年每股派息0.25港元,意味26%派息比率。
该行指出,三生制药的707项目进展迅速,目前有4项正在进行第二阶段临床试验。早期数据显示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全球最佳同类药物的潜力,凸显国际合作的重要机遇。该行认为公司凭借强大的商业产品组合和不断扩展的产品线,仍具备可持续长期增长的良好定位。因此,将目标价从9.91港元上调至14.1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里昂证券则发布研报称,生制药去年下半年收入按年升17%至47亿元,纯利按年升75.9%至10亿元,符合预期。集团提供今年收入呈双位数增长的指引,以及类近的盈利增长前景。
该行指出,将三生制药今年收入及盈利预测分别上调2.7%及5.5%,明年收入及盈利预测分别上调6.1%及12.3%。因此,将公司的目标价由7.1港元上调至12.3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花旗银行则发布研报称,三生制药去年收入同比升17%至91亿元人民币,纯利同比升35%至21亿元人民币。集团预测今年收入增长达两位数。
因此,花旗银行将三生制药今年收入及盈利预测分别上调12%及34%,明年收入及盈利预测分别上调17%及43%,将其目标价由6.3港元上调至13港元,评级由“中性”上调至“买入”评级。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