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北京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大楼参加了一个大众品牌的设计主题会议。具体内容目前不让说。
Toto文翰和我在门口合影留念,纪念这个大学毕业时我们都曾经非常向往的企业。
我们笑谈起当年大众中国来学院里招募全职实习的往事。当年被选去的,都是学院里的精英(我除外)。
他当时属于学习落后型,简历关都没过,没有面试的机会。如果能参加面试,他准能过,前台部门就喜欢招募这种形象好头发长的:)
我也没过简历关,主要是同济其它学同学太卷了。当年欧盟要是有“学生不让加班学习的政策”,我也许就能过了。
但我真的特别想去大众汽车实习,就憋红了脸去找学生干部刷了个脸。干部X看我特别情真意切,手里还拎着水果,就帮了我一把。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发现,有时候说话比做题有用:)第二天面试,我把这句话又发现了一遍。
通过面试后,我被分配到了大众中国进口车公司,成为了一名财务,帮经销商计算每个月他们完成了多少销量,该分到多少奖金。一开始都是我自己手敲手算,眼睛要瞎。后来我整了一个简单的程序,让电脑自动计算自动做表。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三个月。
回顾一下Toto文翰和我今天的状态,和大学时代变了很多很多,但又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人生兜兜转转,似乎最后并不是一个找到终点的旅途,而是不断找回自己的过程。
PS:楼里看到一块立牌。
很多人不知道,在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公司的定位有多高。
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区域研发中心,也不只是在中国的研发力量之一,而是大众全球范围内除了德国总部外最大的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