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白崇禧副官的未婚妻王氏为白崇禧产下一子,这让他欣喜不已,更加宠爱王氏了。妻子马佩璋得知之后,带着两个女儿赶过来。之后,一番巧妙的去母留子的处理,让白崇禧和王氏都对她充满了感激。 马佩璋出生于1903年,她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饱读诗书,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所以马佩璋在家中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长成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 马佩璋不光在学识上有所造诣,在长相上也非常出众,父亲也是对她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在她到适婚年龄找夫婿的时候,也是精挑细选了很久。 身为父亲,他总觉得自己的女儿如此优秀,所以在选择上总是很挑剔,眼睛都要挑花了,才相中了白崇禧。 白崇禧生于1893年,比马佩璋大个几岁,祖上也是书香门第的家庭,但是后面因为当时的社会局势,其父亲就弃笔从商了。 可白崇禧自己却还是十分喜欢读书,而且十分刻苦用功,几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辛亥革命时他就初露锋芒,在马佩璋的父亲为女儿择婿的时候,他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存在了。 马佩璋和白崇禧都是回族人,无论是出身还是在学识上,都是门当户对的一对。 1925年2月,两人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 婚后的两人并没有什么对对方不满的地方,反而因为学识对等、观念相同,两人一直都恩爱有加,马佩璋也为他生下了一双可爱的女儿。 可是这样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1931年,时局风云变幻,白崇禧知道现在中国并不安全。 为了保全家人,他便将妻子马佩璋以及家中一众老小均送到了香港躲避灾难,他自己则留在内地继续奋斗在前线。 可是这样分隔两地,短时间还好说,时间长了,白崇禧自己也有些孤单寂寞。 为了排解自己的孤单,他便经常找下属下棋解闷。 白崇禧手下的人也看得出他心中对家人和妻子的思念,但是奈何天长路远,他自己又繁忙脱不开身,只能自己忍受着。 终于,一个叫徐辉生的副官实在经受不住陪白崇禧下棋,便心生一计。 这个计划如果成功了,他不仅摆脱了缺少睡眠的状态,还有可能升官加薪,所以他兴冲冲地找到了自己的未婚妻王氏。 王氏长相貌美,家中也比较殷实,在家里人的保护下成长的她心思也十分单纯。 徐辉生的计划,就是想让自己的未婚妻王氏去服侍白崇禧。 作为还是黄花闺女的王氏自然是不同意,这样就毁了她的名声了。 但是徐辉生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健康,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动了王氏去陪自己的领导。 当王氏站在白崇禧面前的时候,徐辉生看见领导眼中的光彩,便知道这件事已经成了一半了。 常年没有妻子在身边,白崇禧自然是经不住一个貌美的良家女子的诱惑,很快就沦陷了。 徐辉生也特别有眼色,为了能够更好让白崇禧和王氏见面无人知晓,他特意找了一处僻静的房子以供他们私会。 也不出所料,徐辉生很快就升职了。 而让白崇禧头疼的是,王氏很快怀孕了,想到远在香港的正妻,他心中十分的矛盾。 直到王氏生下一个男孩时,白崇禧才大喜过望,他决定给王氏一个名分。 就这样,王氏开始正大光明地登堂入室,她自己也期盼着能坐上将军夫人的位置,享受荣华富贵。 可是事情没多久,就被马佩璋知道了。 刚刚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十分气愤,满腹的委屈不知该从何说、给谁说,可是理智的她知道,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 于是她平复情绪,第二天便带着女儿去找白崇禧。 得知马佩璋的到来,白崇禧并没有太多意外,这一天总会到来,他只要坚定他的选择就可以了。 本以为会哭闹的马佩璋却十分平静地说,如果要娶王氏,会有损名声。 白崇禧这才从这多年以来的温柔乡中醒悟过来,可是现在已成事实,他并不知道该如何安顿王氏。 马佩璋则是直接找到王氏,希望她能离开,而到手的将军夫人就要跑了,王氏岂能愿意。 马佩璋也不恼,给了王氏一大笔钱,并承诺会像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她的儿子,便将王氏赶走了。 从此以后,白崇禧更加敬重自己的妻子,甚至不再在外面拈花惹草,只一心一意和马佩璋白头到老。 而马佩璋也并没有食言,他对白崇禧的长子白先道视如己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 同时在余下相伴的日子中,她为白崇禧又添了6个儿子和1个女儿。 1962年,马佩璋因为高血压病逝,只有59岁。 白崇禧因此悲痛交加,连续几十天都在她的墓前陪伴着她,为她诵经,甚至精神状态都大不如前。 作为旧社会的女性,马佩璋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当丈夫移情别恋的时候他并不会像普通女子那样一哭二闹三上吊,更多的是保持理智和丈夫一起想解决办法。
1930年,白崇禧副官的未婚妻王氏为白崇禧产下一子,这让他欣喜不已,更加宠爱王氏
何以为知吖
2025-04-03 15:41:33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