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太宗开审女囚,第一个女囚崔氏,乃是太宗叔母,不料太宗看了一眼崔氏便无法自拔,便将其纳入后宫。 这个崔氏不是别人,正是庐江王李瑗的妻子。 李瑗是正儿八经的唐朝宗氏,血统正宗,早年,在唐太宗李世民与当时的隐太子李建成明争暗斗之际,李瑗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忠实拥护者。 对太宗来说,李瑗和李建成一样,都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拔之而后快。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杀,李世民如愿继立为太子,独揽大权,身为李建成的爪牙,李瑗自知李世民不会放过他。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李瑗便收到朝廷的诏命,让他进京。 李瑗深知此次入京便是凶多吉少,于是铤而走险,反叛朝廷,没想到却被属下背叛杀害,生擒后被勒死。 李瑗虽然人死了,但李世民也没有打算放过他,朝廷下旨将李瑗贬为庶人,家被抄了,其家属也被连坐,关进了大牢之中。 因李世民极为痛恨李瑗,所以将其家眷关进大牢以后,便拖着迟迟不审,这一拖就是三年。 三年之后,李世民想起大牢中的李瑗家属,也知再拖下去恐难服众,于是便决定亲自开堂审案,以显重视。 谁知,这一审竟然审出了一个美娇娘,令已是皇帝的李世民心花怒放。 那日,太宗独坐在审案台前,煞是威严,桌上的案卷上详细记录着李瑗妻子——犯妇崔氏的各种情况。 但太宗并未细看,他以为,李瑗的妻子定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妇人,经过三年的牢狱之苦,恐怕早就奄奄一息,活不长久了,所以并未将崔氏放在心上,只想走个过场,定个罪名打发了就好。 随着太宗下令让人将犯妇崔氏带上堂来,官兵们架着一个女子进入公堂。 仔细一看,被押入公堂的根本不是什么丑陋不堪的老婆子,反而是看起来盈盈弱弱,让人心生怜惜的美娇娘。 巨大的反差让太宗有一时间的呆愣,他回过神之后,便命崔氏将脸抬起。 只见崔氏缓缓抬起头,她看起来不过二十左右的年纪,皮肤白皙,面容娇好,眉目流转之间,尽是风情。 虽然因长期关在牢房之中,衣服有些脏乱,身体也有些虚弱,但也无法遮住崔氏的美貌,甚至那柔柔弱弱的模样,更让人心生怜惜。 此时的太宗早已心猿意马,对美人一见倾心,他顾不得现在人在公堂之上,随便找了个由头,便命人将崔氏带去后宫交给宫娥看管。 太宗身边的太监早就看出太宗的心思,把崔氏带入后宫之后,便命人给崔氏梳洗打扮。 崔氏久居官宦之家,岂能看不出太宗这是对自己有意,她深知这是自己逃离牢狱的绝好机会,更是认真装扮自己。 另一边,太宗着急忙慌地下了公堂回来看美人。 梳妆打扮后的崔氏更加光彩照人,让太宗心动不已,崔氏一见太宗便低头跪下,太宗连忙扶起崔氏。 柔荑在手,美人在侧,太宗顿时心神荡漾,动了把崔氏纳入后宫的心思。 虽然太宗是皇帝,但古时候的皇帝也并非可以完全随心所欲,也需要受到礼法的约束。 崔氏李瑗妻子的身份着实有些尴尬,若是非要纳入后宫,很可能会受到大臣的阻挠,太宗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崔氏“嘤嘤”地哭泣起来,讲述起她悲惨的身世。 在崔氏的叙述下,她和李瑗可不是什么伉俪情深的夫妻。 其实,她之前已有婚配,不过是李瑗见她貌美,便杀了她的夫婿,把她强抢过来。 她本就恨极了李瑗,日日想逃离,结果没想到还没逃出去,就又因李瑗连累而身陷囹圄。 想她如今也不过二十有余,却逢此悲惨遭遇,现已心如死灰,活着也没有什么念想,不如死去,崔氏又下跪求太宗赐自己一死。 瞧见崔氏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求死,太宗心疼极了,但听到李瑗也并非崔氏的正经夫婿,又松了一口气。 这样一来,太宗便可将崔氏纳入后宫,又不悖伦理纲常,岂不是好事。 太宗温柔地扶起崔氏,劝慰道:“朕本以为我们二人缘分浅薄,如今听闻美人乃他人之妇,并不碍我和庐江王名分,如今,朕便封你为德妃,可好?” 崔氏听了,自是喜上心头,赶紧跪下,叩头谢恩。 于是,太宗封了崔氏为妃,如愿得到心仪的美人,而崔氏也趁机逃离了大牢,一跃成为皇帝妃子,也算飞黄腾达。
那年,孙思邈被召进宫里,给李世民未出阁的小公主看病。等孙思邈诊脉后,他拱手道:“
【12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