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苏权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但论资历他绝不止是少将,18岁就当上红军师政委,解放战争曾任东野主力纵队司令员,这两个条件跟他相符的人基本都中将起步。
为何他如此特殊呢?关键原因就在于他土地革命时期负伤休养、与组织失去联络三年。
评衔小组的人多少有几分担心段苏权这三年里出现过不坚定举动,万一将来查出,军衔太高影响会不好,因此段苏权最终就成了少将。
那个年代非常重视党性,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脱离队伍都会成为极大的减分项。
但有一人看起来也不寻常,他离队近六年,时间比段苏权长了近一倍,1955年授衔时他却仍被授予上将,这又是为何呢?
此人名叫周士第,资历和能力是他成为特例的主要原因。
1900年出生于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的他,求学期间就开始积极参加进步活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因出色的表现引起政治部周主任的注意,随即被点名参与组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1925年11月,在组织的筹划下,以铁甲车队为基础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叶挺出任团长,周士第出任第1营营长。
此后基本是叶挺升一级,周士第也跟着升一级。到南昌起义时,周士第已是11师25师师长。这是周士第人生的高光时刻,起义部队名义上有第9军、11军、20军三个军。
但第9军是空壳子,实际承担作战任务的就只是叶挺的11军和贺龙的20军。两个军下辖六个师,师长分别为20军1师师长贺锦斋、20军2师师长秦光远、20军3师师长周逸群和11军10师师长蔡廷锴、11军24师师长叶挺(兼任)、11军25师师长周士第。
20军的三个师长和叶挺在建国前都牺牲了,蔡廷锴起义不久就带队跑了。1955年授衔时,周士第是硕果仅存的起义部队师长,极具历史代表意义。
再看同时期的十大元帅,朱老总虽职务是第9军副军长,但没有实权也没有人;彭老总还在湘军队中任职;林彪是起义军11军25师73团3营7连连长;
刘伯承是起义军前敌委员会参谋长;贺龙是起义军总指挥,这是当时地位最高的元帅;陈毅是11军25师73团政治指导员;
罗荣桓在鄂南开展农民运动;徐向前还在张发奎司令部当参谋;聂荣臻是起义军11军党代表;叶剑英在张发奎部,事先通报消息,但没有参加起义。
可以说,周士第在南昌起义中超过了大多数元帅,林、陈更是直接在他麾下。这个起点相当显赫,如果他一直追随革命且指挥出色,军衔再往上提一提并非难事,然而在大军南下的过程中,周士第走错了路。
起义军行至三河坝一带时,敌人咬得很死,为了掩护大部队,25师被留下来阻敌,双方约定好只要坚持三天就可去追主力,随即爆发了惨烈的三河坝战役。
25师的任务是完成了,但主力却被打散了,这就让所有人心里蒙上阴影,25师行至信丰县天心圩时跑得所剩无几。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在于能在大厦将倾时力挽狂澜,假如周士第这个时候能做定海神针,那他的地位将被拔高几个量级,奈何面临困境,他自己也选择了退缩。
在前敌委员会会议上,周士第、25师党代表李硕勋都表示自己要离队,朱老总苦劝也没改变他们的心意,最终25师两位领导还是走了。
这一走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还有整支部队,开小差的情况与日俱增,陈毅陈老总建国后都承认那时动摇过。
幸好,原本没多少实权的朱老总站了出来,分析目前的状况,认为四周都是敌人,单独逃跑被抓住就是死,唯有团结在一起才有生的可能。
随后他又用俄国十月革命做例子,表示俄国在革命胜利前也曾遭遇过大败,但最终成功了。我们目前是遭遇了大败,但这是胜利前的曙光。
他用朴素的话翻出最真实的道理,暂时稳定住人心、保留了队伍的架子。之后他带着大家持续转战,用赣南三整让部队脱胎换骨、铸造军魂,这是朱老总无可替代的贡献,为他奠定了超然的历史地位。
一念之差,让周士第人生轨迹有了极大转变,他在这年11月抵达香港向李立三汇报情况。本来做完这些,他应及时返回寻找部队,偏偏在此时患上了疟疾。
这种病在当年不好治,组织经费又有限,所以拖了很久,身体特别难受。
有一位常年走南洋的同乡看他这种情况,就劝道国内兵荒马乱,不如同去马来西亚先把病治好。于是在1928年1月,周士第没跟组织打招呼,就私自前往马来半岛,变相脱离了组织。
1928年底,国内的情况稍有好转,周士第身体也已经康复,就回到了上海。但是他没有立马重新寻找组织,反而进入了国民党左派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
没错,就是那个在鄂豫皖苏区肃反常常见到的“第三党”,一些组织内的同志如果被扣上这顶帽子,大概率会被处理,而周士第是确确实实加入过的。
当然,他并非要针对原先的组织,只是跟许多国民党左派一起秘密策划推翻蒋介石,这点跟那些掉过头来杀同志的叛徒有本质区别。
周士第在第三党还有一定地位,曾负责去香港筹建第三党南方干事会,1931年又到西安成立第三党陕西省组织。最厉害的是,周士第曾参与过两次对蒋介石的暗杀。
老蒋是个惜命的人,第三党的行动都没有取得成功,随即还遭到报复,邓演达、周士第等人都被捕。
蒋介石在杀掉邓演达后,本来也准备处决周士第,好在有宋庆龄等人出手相助,且蒋介石被粤系等势力逼得下野,最终周士第才得到释放,险之又险。
1932年1月淞沪抗战爆发,周士第与一些第三党成员组织了抗日义勇军,配合十九路军参加作战,后来就长期在十九路军中活动。
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主张反蒋抗日,周士第也参与其中,可惜此次也失败了。
不过期间十九路军与红军有过联络,周士第通过此次接触,内心无比想回到组织,最终在年底抵达苏区。
毕竟有近六年的实质脱党,周士第回去后写了个材料给周总理说明情况,总理没有怪罪,让他继续为革命奋斗。
此后他主要在红军大学任职,长征时也只是军委干部团的一个中层干部,并且他重回队伍前几年都并非党员,还是1935年10月抵达陕北才重新入党。因此,他职务就落后了。
好在他有资历和能力,1936年12月就调任为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本来抗战时期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第一个就想把他调过去继续配合作战,但这时周士第已是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就此错过。
之后周士第历任晋绥军区参谋长、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副司令员、解放军18兵团司令员等职。
正兵团级干部,55年被授予上将是很正常的事,就有点可惜,按照他的起点,如果不是有近6年离队经历,军衔肯定能再往上提一提。奈何啊,一步就影响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