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多腐朽?曾国藩的薪资给出答案,专家:不亡国才怪了

宇寰谈这个电影 2024-12-31 14:50:37

清朝末年,腐败已渗透到朝廷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官员任免、科举考试,还是修建工程、军费开支,几乎无处不在的贪墨让这个王朝失去了生机。

身处这片泥淖之中的官员,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曾国藩,这位晚清名臣、后来身居高位的两江总督,或许可以提供一个鲜活的例子。

曾国藩的科举成就与初入仕途

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热闹非凡的会试现场,曾国藩凭借过硬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在数千名士子中脱颖而出,终于捧回令人瞩目的三甲第四十二名。

赐同进士出身后,曾国藩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进士出身是清朝极为重要的学术和政治荣誉,象征着他已经正式进入了国家的官僚体系,成为了朝廷中的一员。

正是在这个时期,曾国藩受到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特别青睐。

穆彰阿,作为当时朝中极具影响力的官员,他的眼光和见识都被视为非凡。

曾国藩的学识和才能让他很快就成为了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通过刻苦钻研与严格的考试竞争,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散馆考试中取得了二等十九名的成绩。

这一排名虽然并不十分靠前,却足以让他获得朝廷的赏识,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

翰林院检讨是一个负责校订史书、参与文书工作的职位。

在翰林院任职期间,曾国藩严格遵守各项规矩,勤勉完成自己的职责。

他需要审阅大量的文书和奏章,校勘朝廷的档案与文献,这些琐碎的工作虽然不起眼,却是熟悉国家运作机制的关键环节。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国藩的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朝廷将他钦命为四川乡试的正考官。

四川地处西南,士子数量众多,竞争异常激烈,曾国藩的责任极为重大。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从试题的拟定到考卷的批阅他一丝不苟。

完成四川乡试的任务后不久,曾国藩被补授翰林院侍讲。

翰林院侍讲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讲解经典和历史,侍从讲读。

在这个职位上,他接触到了更高层级的政治与学术活动,与朝廷核心的距离更进一步。

同年十二月,曾国藩再次获得升迁,出任文渊阁校理。文渊阁作为清代重要的藏书机构,其校理一职主要负责整理和校勘皇家的典籍和档案,任务依然是繁琐且责任重大。

曾国藩的生活窘境

曾国藩在翰林院任职期间,官职虽然逐步上升,但由于当时京官的俸禄普遍不高,他的经济状况始终没有得到太大改善。

他每年的收入由年俸与禄米组成,其中年俸仅有45两白银,禄米也不过45斛,加起来折算成银两,也仅有百余两。

这点收入在物价高昂的京城里,远远不足以维持一家的日常开销。

他不得不以极为节俭的方式生活,但即便如此,仍然时常捉襟见肘。

在日常生活中,他的支出几乎完全围绕基本的衣食住行展开,毫无多余。

他所租住的住所简陋,饮食简单,多以粗茶淡饭为主,很少有机会享用精致的菜肴或珍贵的食材。

为了节省开支,他甚至减少了取暖的费用,寒冬腊月也常常依靠添衣御寒。

有一年冬天,由于例行发放的炭敬迟迟未能到手,取暖用的炭已经告罄,他实在难以支撑,只得向亲友借款50两银子以度过年关。

这笔钱虽不多,却对他而言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借款之后,他更加省吃俭用,用以偿还债务。

作为家中长子,他肩负着照顾家乡亲人的责任,时常需要寄回银两以帮助父母和兄弟。

他的收入本就入不敷出,加上这些额外的支出,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有时为了维持体面,他不得不暂时拖延一些家庭的开销,但这种压力始终萦绕在他的生活中,成为他工作之外的隐忧。

曾国藩的清廉与抗贪

在晚清时期,官场贪腐已经渗透到了行政的方方面面。

从地方官员到朝廷重臣,多数人将贪墨视为理所当然,无论是例行的“孝敬”,还是逢年过节的“冰敬”“炭敬”,各种名目的贿赂成为了官场的潜规则。

尤其是手握实权的地方官员,每年从辖区内搜刮的“礼金”数以万计,有的甚至以收受地方财物为官场炫耀的资本。

然而,曾国藩在出任两江总督期间,却始终保持着与众不同的清廉本色,面对这些“惯例”,他展现出了罕见的自制与刚正。

两江总督是晚清时期的重臣职位之一,辖区包括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土地肥沃,财力雄厚,地方税收充足,是整个清朝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因此,这个位置自然成为了许多官员趋之若鹜的目标。

而历任两江总督几乎都默许辖区内的“贡品”常态化,地方官员为了巴结总督,往往定期送上大额银两或地方特产,以博取总督的欢心和保护伞。

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后,他的俸禄收入相较于之前任职翰林院时有了极大的提升,年俸180两,还另有地方养廉银16000两。

这笔收入本已是清廷高官中不菲的数目,但按惯例,他还应接受地方官员主动送上的各类“孝敬”,从几万两到十几万两不等。

然而,曾国藩面对这些金银财物时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冷淡。

他明确表示拒绝收取任何地方官员的礼金,这一举动让下属官员大感意外。

地方官员起初并不相信,认为这不过是曾国藩刚上任时的“姿态”,等到他熟悉地方事务之后,自然会“心领神会”。

于是,官员们仍然按惯例准备了各种礼物送往总督府,有的甚至是以集体名义呈上。

但曾国藩却一律拒绝,无论银两还是珍贵物品,他都不动分毫。

有些下属试图绕过他,直接将银两送到他的家人手中,却被他发现后下令立即退回。

面对这些无休止的“示好”,不少人劝曾国藩稍作变通。

他们以“历来规矩”为由,试图说服他接受这些财物,甚至直言拒绝收礼反而会让人难堪。

他以极其严厉的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甚至不惜得罪一些地方豪绅和势力。

他的清廉态度在整个晚清官场堪称异类,与那些沉迷奢靡生活的高官形成了鲜明对比。

清朝晚期的贪腐现象与社会影响

晚清时期,官场腐败已成顽疾,渗透到朝廷和地方行政的每个角落,从上层贵族到基层官员,几乎无人幸免。

捐官卖官的现象尤为严重,清朝中后期,捐官制度本是为解决财政问题设立的,但却被权贵利用成为牟取私利的工具。

许多人为了获得官职,不惜倾尽家财行贿,而那些买官者一旦上任,往往迫不及待地通过各种手段敛财,以弥补之前的花费。

在科举制度中,腐败更是司空见惯。原本被视为“天下公器”的科举考试,在晚清却变得污秽不堪。

考官受贿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许多士子为了能够顺利登第,不得不向考官赠送重礼。

一些考场甚至直接按照“价码”决定成绩,考官与士子之间形成了一种变相的交易关系。

工程贪污也是当时贪腐的重灾区。晚清时期,许多地方官员负责修建城池、水利、桥梁等公共工程时,大肆侵吞工程款。

他们通过虚报开支、偷工减料等手段,将本该用于工程的银两据为己有,导致修建出来的设施质量低劣。

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方面,这种腐败后果尤为严重。许多河堤、闸坝因为偷工减料,经常在洪水来临时崩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地方官员却能凭借贿赂逃脱责任,继续在官场安然无恙。

军队内部的贪腐情况同样触目惊心。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力量,清军的军饷和粮草却成了贪腐的主要对象。

负责发放军饷的官员往往层层截留,士兵实际拿到的银两寥寥无几,甚至被拖欠数月或数年。

军粮也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问题,经常以次充好,士兵不得不忍受劣质的粮食充饥。

在与外国列强的多次战争中,清军因为装备简陋、后勤不足而屡战屡败,军饷问题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慈禧太后的奢侈消费成为晚清财政恶化的缩影。

每日供奉她的餐食多达百种,极尽奢华,而这些菜品大多吃不完便被丢弃。

她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同样铺张浪费,所用的织物、装饰和化妆品都是耗费巨资精心挑选的。

甚至连御用的胭脂也需要用上百斤玫瑰花瓣制作,仅供其个人使用。

更为严重的是,慈禧将国家本应用于军事和发展的银两挪作私用。

她为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竟动用海军军费两千万两白银,用于修建奢华的颐和园和举办寿宴,导致北洋海军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了甲午战争的战备水平。

这类高层的挥霍无度使本就脆弱的国家财政更加不堪重负,而普通百姓却不得不承受更重的赋税和苦难。

地主和商人趁机勾结官府,通过种种名目对普通农民进行敲诈勒索,农民生活更加困苦。

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因此不断激化,民间的不满情绪如火山般随时可能爆发。

贪腐横行与奢靡消费交织在一起,加速了晚清政权的衰败与最终覆灭。

参考资料:[1]潘岳风.论曾国藩的清正治家之道[J].西部学刊,2024(1):112-116123

0 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