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危局:上万部队兵变,林、罗镇不住,刘亚楼盛怒:苏联要负责

乐蓉评历史 2024-10-11 12:05:26

长久以来,关于四野在解放战争中迅速崛起的功劳,很多人都将其归结于苏联,认为当年八路军、新四军主力挺进东北,是靠着从苏军手中接收的大量武器装备,才组建起了百万大军。

对于此种“全靠苏援”的讲法,自然有人不服,首当其冲的就是原四野参谋长刘亚楼,他在1962年的一次会议上,就曾对此愤愤不平道:

“一般人总认为苏军留给四野不少武器,这是误解。当时不仅不给我们武器,还吃掉了我们不少部队!”

刘亚楼是开国将帅中留苏派的代表,伏龙芝军事学院高材生的标签几乎跟了一辈子,但每每谈起四野在东北的发展历程,这位火暴脾气的“雷公爷”对苏联的所作所为就几乎没有过一句好话。

那么当年在东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让刘亚楼如此耿耿于怀?解放战争前期,东北局势急转直下,几近崩盘,背后的始作俑者又是谁?

一、轻信传言,差点酿成大祸

1945年8月8日,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又一关键转折点,这一天,苏联正式向日本宣战。8月9日零时,150万苏联红军兵分三路,越过边境线,向驻防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攻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关东军防线土崩瓦解,8.3万人阵亡,59.4万败兵向苏军投降。

然而一场战争的结束,却并不代表着和平的到来。

在美国人的支持下,蒋介石野心膨胀,为了独吞抗战胜利的果实,他先是明令禁止八路军、新四军接受日军投降,后又假借和平谈判之名,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实则趁机私下调兵遣将,欲要抢占大城市,其目的非常明确:由南向北,先占华东、华北,尔后再图东北。

与蒋介石思路截然相反的是,毛主席一开始就意识到东北的重要性,在赶赴山城谈判的同时,他就要求华东、华中要立即抽调主力部队北上,去东北受降,同时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在谈判桌上谈和平,谈合作需要筹码,万一谈不拢,必须撕破脸皮打一仗,也需要筹码,而东北,就是最重的筹码。在这块自1931年就沦陷于敌手的黑土地上,有兵源、有工业、有物产、也有广大的战略纵深。

相较于国军,要抢占东北,八路军、新四军显然更具优势。

一者,抗联在东北经营多年,虽然因为势单力薄,其余部先前已被迫撤往苏联,但毕竟近水楼台,可随时返回接应。二者,作为八路军敌后抗战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山东军区离东北仅有片海之隔,出兵北上旦夕可至。

此外,当时全军上下几乎也一致认为,作为名义上的老大哥,苏联红军没理由不帮着自己人。正是基于这种思维,军中有关于“东北遍地是物资,枪炮要多少有多少”、“到东北住大城市,吃白米面”的说法甚嚣尘上,越传越夸大,越传越离谱。

就拿八路军359旅举例,他们接到任务后干脆就来了个轻装简从,把手中为数不多的迫击炮、轻重机枪,全都大方地留给了太行军区,之后更是一路走一路送,又把枪支弹药一股脑送给了冀中军区,每个班只有哨兵留下一条枪。

空着手去东北,并非359旅这一支部队,除黄克诚的新四军3师外,大多数北上的部队都和359旅状况差不多,想着去东北捡洋落,装备都留给了根据地。黄克诚是个认死理的人,坚决不同意作战部队丢掉武器,为此,根据地的同志甚至还埋怨他过于小气。

但事实证明,黄克诚的固执几乎挽救了全军。

当时的东北到底是个怎样的状况?

东三省确实有大量原关东军的军用仓库,里面也存有充足的武器装备,但其中大部分都被苏军占据,要也不给,只说“缴获日军武器要另行处理,不予提供”。只有少量仓库看管不严,或者无人看管,这才让最先抵达的几支八路军部队捡了些漏。

黄克诚从华中出发,离得最远,等他到的时候,东北是要吃没吃,要穿没穿,更别提武器弹药了。南方来的部队,大冬天里只能穿着单衣。因为沦陷太久,东北的老百姓也不认人,群众基础很差,根本无从补给。

盲目乐观,妄传谣言,致使很多新来的部队连最基本的后勤都得不到保障,战斗力大打折扣。对此,黄克诚憋了一肚子气,直接给毛主席发电报告状说:

“沿途动员,皆说坐火车汽车,到东北背好武器等乐观心理,现在处于无组织、无群众、无粮、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之困难情况,部队士气受极大影响。”

但黄克诚至少还算幸运,因为他的坚持,3师官兵装备齐整,还留有电台,部队不至于垮掉。相比之下,刚到东北的林、罗二帅就惨淡了很多,因为来的仓促,身边没有多少部队,又无电台,处于失联状态,既无法指挥部队,也联系不上延安,直接成了光杆司令。

若非正好遇上了黄克诚,东北的指挥系统还不知到何时才能建立起来。

但此时东北各部无从补给,联络混乱,如同一盘散沙。即便是林、罗重建指挥中枢后,也意识到根本无力立即应战,因此只能不断下令部队收缩战线。

而这一退,就出了大问题。

二、一边是趁火打劫,一边是言而无信

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时,苏联人在干嘛?答案是忙着搜刮日本人遗留的财产,拆卸军工厂的机器设备,当作战利品装上火车,运回国内。这一系列的行动,也直接导致了东北的混乱,大批工人失业,成了游荡街头的流民,山野之中更是匪盗横行。

一开始,这种混乱也确实给八路军创造了不少机遇。最先到达东北的几支部队,例如李运昌、万毅、曾克林、吴克华等部,因为来的早,趁着苏军看守松懈,打开了几个军用仓库,也拿到了不少武器。

有了枪,便要招兵买马,干部战士在街头一喊,马上就有成群的人来参军。城市失业工人、伪军的散兵游勇、甚至乡村地主武装,不论来历,只要肯当兵,统统拉过来。几千人的部队,短短几天发展至上万人,都属于正常现象。

但这种无节制的扩军,也留下两点致命的隐患:

第一、为数不多的接收武器,都分发给了新兵和起义官兵,以至于后来华东、华中部队的主力抵达后,难以再获取补给。“新兵新枪, 老兵老枪, 新兵不能打, 老兵打不上”的现象,造成了部队战斗力的极度浪费。

第二、对新兵审查不严,盲目扩军,招了一批乌合之众。这些人中,多数都是投机和见风使舵之辈,一打仗就逃跑倒戈,毫无立场可言。

此外,八路军在东北招兵买马的消息,也引起了苏联方面的不安。

苏联和美国曾有约在先,答应将东北全部移交国军,但一开始蒋介石忙着接收内地,在东北慢了一步,见八路军在东北站稳脚跟,便气急败坏,指责苏联不讲信用。

此时摆在苏联面前的,应该说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得罪美国,将东北移交国军;一种与美国分庭抗礼,或不加干涉,任凭八路军自主接收东北。但最后苏联怎么干的?趁火打劫,向蒋介石开出条件,其中就包括两条:

第一、 维持蒙古现状。

第二、 库页岛南部及该岛附近之一切岛屿交还苏联。

关键时刻,蒋介石还是缺乏了些许硬气,他虽愤恨苏联强迫其割地求和,但碍于实力所限,又害怕错失东北,只能应允。

就这样,得偿所愿的苏联立即转变态度,默许蒋介石武力接收东北,同时违背盟友信义,强迫沈阳等中心城市的八路军机关立即离开,甚至直接威胁八路军代表说:

“你们不走,就用坦克赶你们走。”

彭真等人对苏联人的背信弃义很愤怒,给延安去电说:

“苏方将长春路沿线及城市全部交蒋,不许我与敌作战,不许我存在,必要时不惜武力将我驱散。”

对此,毛主席也是审时度势,随即制定一项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叫“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命令部队让出大城市,转而去占据次级城市,占领农村,务必守住东北的基本盘。

然而战略正确,但毕竟因为苏联变卦过于突然,东北各部根本来不及反应,前线部队缺乏装备,又相对分散,根本无力对抗国军的美械主力,只能后撤。

那些原本投靠八路军的伪军眼见形势不对,立即乘势倒戈,整团,整连的调转枪头,参与兵变者不下万人,先前从日军仓库接收的武器,也大部分被带着走了。关键这些人一开始还打着八路军的旗号,四处劫掠,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都说老八路纪律好,但新八路坏,遇到了赶紧跑。

丢失大城市,部队成建制兵变,还无法聚拢民心,东北局势急转直下。面对此等窘境,林、罗一时也无计可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你天大的本事,没枪没炮没子弹怎么打仗。

一退再退,一撤再撤,甚至于一败再败。

但这种情况,到1947年底又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棉袄,大皮帽的东北野战军,几十万人全线出击,猛烈的炮火打得敌人抬不起头,在战场上形成了相对压制,局面豁然开朗。

那么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局势发生扭转?哪里来的这么多兵?又哪里的这么多武器?

三、“林、罗、刘”

在对东北战场的决策上,毛主席曾有过一次“固执己见”,他拒绝了罗荣桓想留在后方休养的请求,并严令其前往东北主政。这是一次不近人情的命令,要知道当时罗荣桓的肾病已经非常严重,后来到苏联治疗时,是直接切除了肿瘤和一部分肾脏,几乎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

但毛主席如此坚持,也并非只是强人所难,因为之后的事实证明,罗荣桓就是解决东北问题的第一把钥匙。

东北野战军的爆兵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5年下半年开始,扩展了大量东北本土武装,包括工人、农民、地方民团、地主武装、绿林人士以及投诚的伪军。

第二阶段:从1946年到1947年,招募对象以国军俘虏为主。

第三阶段:1947年秋天以后,以东北被动员起来的农民为主体,以国军起义投降人员为辅。

第一阶段被证明是失败的,在缺乏组织的情况下盲目扩军,非但没有形成战斗力,反而出现大量叛逃情况,让部队损失严重。但从第二阶段开始,开始完全掌控部队的罗荣桓便开始发挥自己在山东练就的一身“爆兵”的本领。

他做了两点。

第一、重视部队思想改造,推广诉苦会,通过“倒苦水”、“挖苦根”等一系列教育措施,增强国军俘虏和起义官兵对人民子弟兵的认同感,使逃兵大量减少。

第二、推进二线兵团的建设,按地域原则,把参军的新战士编组为独立团,从主力或地方部队中抽调少数干部和老战士作为骨干,以老带新,迅速扩充兵力。

罗荣桓是实干家,且知兵、懂兵,他带出来的部队,意志坚定,执行力强,打不垮。东北部队前期的主干力量,就是罗荣桓从山东带出来的,而四野后期的百万大军,更是离不开他的运筹帷幄。

当然,罗荣桓还有另一大功劳,就是推荐了101。

原本毛主席的计划,是让罗荣桓在东北担任一把手,101去热河,但罗荣桓态度非常坚定:

“大敌当前,战争一触即发,我是个书生,身体也不行,做做思想工作还可以,指挥作战,林总比我强。”

罗、林各有所长,罗擅长政工,而林的优势,除了指挥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练兵。

开国少将丁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东北对我个人的军事思想,指挥部队作战是一个飞跃。这样我就有办法了,什么情况怎么办,脑子里有一套东西了,原来没这些东西。部队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不是一般的高。”

丁盛的老师,就是101。

101素来就是练兵练将的高手,在东北,他经常深入基层,在东北部队指挥员中讲授、推广的一系列实用的战术原则,讲“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作为曾经抗大的校长和主讲战役学的“班主任”,他讲起战略战术来深入浅出,且生动形象,即使是大老粗也能听懂。

一开始东北部队兵员众多,但成分却五花八门,很多小地方来的部队更是只能打游击,扛不起硬仗。但等到后来四野入关时,无论是将领的指挥造诣,还是士兵的技术战术水平,都要高出其他野战军一大截,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罗招兵,林练兵,这对搭档堪称天作之合。而除此二人之外,还有很多人的功劳也不容忽视,例如搞经济的陈云,负责军工的何长工,擅长铁路运输的吕正操等等。当然,还有一人居功至伟,那就是四野大名鼎鼎“林、罗、刘”中的刘亚楼。

四野诸将中,刘亚楼算是后来者居上。他在苏联读军校,几乎错过了整场抗日战争,直到1945年才回国,1946年2月就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仗没怎么打,就直接当上参谋长,但却没人不服他。

为什么?

刘亚楼当时是跟着苏联红军一道进入东北的,后来又回过一趟苏联,去干嘛?和苏联人做生意。

苏联接收了大批日军的武器,其中很多都是淘汰的老旧枪械,他们不用,但又不愿意主动给我们。你必须给他们好处,他们才肯“支援”你。为此,刘亚楼靠着自己在苏联时积攒的关系和人脉,搞定一项协定:拿粮食换武器。

说实话,苏联人并非良善之辈,又是趁火打劫的那一套,把一些老旧武器,层层加价,外贸协定签订的合同高于市场价值的三倍。但没办法了,军情紧急,不得不勒紧裤腰带,省出粮食去换。

有了武器,才有话语权,才有了后来百万大军,单从这一点看,刘亚楼功劳不小。

相反当时朝鲜倒是帮了很多忙,支援了我方大量的战略物资。两年多,朝鲜支援了2000多车皮的物资,有交换的,也有无偿支援的,其中大部分都是日军当年遗弃的旧武器。

后来很多四野的干部,都对朝鲜友军感激颇深,说:

“我方因战争需要有求于朝鲜同志,只要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一般都予以圆满解决。”

此外,挺进东北时,从延安及各解放区都抽调了一批搞后勤和军工生产的干部,到处找机器,新机器被苏联人拿走了,那就找旧机器,实在不行就捡些破旧零件,什么半成品的弹头,空弹壳,旧炮,破炮,自己建设军工厂,自己生产。这批装备不仅极大改善了东北的武器状况,后来还能支援华东。

粟裕就说过:

“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华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制造的大炮弹。”

总而言之,四野之所以能在东北拉起百万大军,能纵横半壁天下无敌手,绝非是靠他人相助,那是毛主席的运筹帷幄,和无数开国将帅在逆境之中的群策群力。

13 阅读:2220
评论列表
  • 2024-10-11 17:17

    李运昌曾克林拿到日军装备,盲目发展扩充部队,结果后来部队没有装备,结果造成的结果,能打的没枪没炮没装备,不能打的有枪有炮有装备,国军一来纷纷投降叛变。最后秋后算账,李运昌赶出军界转地方,曾克林官职一降再降,从出关时的上将职位,到入关时的少将职位。

  • 2024-10-11 17:52

    背后看不见的手是美苏关于战后利益分配问题!苏联作为唯一的彻底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核心,有没有像一战后扩大战果的野望,被原子弹恫吓之后的目标有没有更改,如何重新评估成了东北问题的核心!

  • 2024-10-11 20:40

    没有关东军的武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