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用一朵花就可预知庞涓和孙膑未来之祸福,却不能化解其噩运

晓露残荷角 2025-01-17 20:50:33

从庞涓和孙膑的师兄弟关系,到后来兵戎相见的仇敌,说明了一个人生哲理。

不论彼此是什么亲密的关系,在权和利的竞争中,任何关系都是靠不住的。

就算鬼谷子这样的奇世之师,也会陪养出一个不屑的学生,更何况平凡之人呢。

庞涓与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他们曾一起随鬼谷子学习兵法三年有余。

学成后,庞涓听闻魏国重金求贤,便急忙上山去向鬼谷子辞行,并恳请老师帮他预测一下下山以后能否成功。

于是,鬼谷子就让庞涓去找一枝花来为他占卜。

当时正值六月,大多数的花都已过了花期,庞涓没有找到其它的花,只找到了一根草花。

他将草花拔起后又担心草花会带来不好的卦象,犹豫纠结之下,又去找了一会儿。

但是仍然没有找到满意的花,草花因为离土时间太长且被太阳晒过,都已开始枯萎了。

无奈之下,庞涓也只好将这朵枯萎的草花带回来给鬼谷子占卜。

鬼谷子一眼便认出这是一朵马兜铃花,他看着花朵思索了一会,告诉庞涓说:

马兜铃一开花便是十二朵,预示着庞涓的发迹年数是十二年。

鬼谷子又说:此花开于鬼谷旁,花朵见日而枯萎,代表庞涓成功的地方与“魏”有关,鬼谷子便嘱咐庞涓最好投奔魏国。

后来,庞涓下山后真的就去了魏国,果然在魏国得到了重用,被封为元帅,从此走上了仕途风云之路。

庞涓发迹后,派人带信给孙膑,希望他能一起到魏国辅佐魏王,还许诺并呈以黄金白璧以示诚意。

立功心切的孙膑也去向鬼谷子辞行,鬼谷子也让孙膑去找一朵花来为他占卜。

孙膑没有耐心到野外寻找,随手在老师的花瓶中折了一朵黄菊,给老师看过后又放回了花瓶之中。

鬼谷子说:“菊花被折断,代表以后会有伤残,表示成功路上会有一些挫折。

鬼谷子又说:菊花耐严寒,经霜不坏,代表虽然受伤但并不会有性命之忧。

鬼谷子继续解说:这朵花本来养在宝贵的花瓶之中,后来被拔起又被放回,代表你成功的道路并不顺畅,而且成功之处应该在故土。”

孙膑本是齐国人,按照鬼谷子的预言,他应该到齐国去谋求发展。

然而,当时的孙膑年少且被魏王许诺的大量奖赏诱惑,下山后便直接投奔庞涓去了。

孙膑怎么也没有想到,由于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利用魏王陷害孙膑使其惨遭膑刑,孙膑最终在齐国谋士的帮助下,得以逃难到齐国并被齐王赏识和重用。

还有一种传说,孙膑原来并不叫孙膑,而是孙宾。

孙膑这个名字是孙膑临下山时,鬼谷子给他改的,将“宾”字改为了“膑”字。

“膑”字就是膝盖骨的意思,这正预示了孙膑后来惨遭膑刑,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暗示?

孙膑和庞涓这一对师兄弟,也因为庞涓的嫉妒之心而成了生死仇敌。

后来在魏齐争战中,庞涓在马陵之战中中了孙膑的计策,遭遇重大挫折,最终绝望自刎。

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担心其被魏王重用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设计陷害孙膑,使其遭受膑刑和黥刑,失去了双足。

公元前353年,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赵国,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在桂陵之战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围魏救赵发生于公元前 353 年,当时,魏国派庞涓率军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

齐国决定出兵援助赵国,齐军在田忌、孙膑的率领下,没有直接奔赴赵国与魏军正面交锋,而是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

魏军主力此时正在全力攻打赵国,得知都城大梁受到威胁,庞涓不得不率军从赵国撤回救援。

齐军在魏军返回途中的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地赶回时,齐军以逸待劳,突然出击,大败魏军。

这一战术的巧妙之处在于避开了魏军的锋芒,直击其要害,迫使魏军陷入被动,从而成功解了赵国之围。

不过桂陵之战并没有重创魏国,庞涓之后仍有机会出战。

公元前342年,魏国又进攻韩国,齐国前往解围。

孙膑再次运用巧妙策略,直捣魏都大梁,然后迅速撤退,引诱庞涓追击。

在马陵之战中,庞涓中计,策略用尽,最终落得个拔剑自刎的结局,临终前留下了“遂叫竖子成名”的感慨。

马陵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41年,是战国时期齐国为援助韩国,主动对魏国发动的一次战争。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在桂陵之战中打败魏军,但魏国实力并未严重受损。

次年,魏国在襄陵之战中击败齐、宋、卫联军,齐国通过楚国使者向魏国讲和,魏军继续围困邯郸,直到公元前351年,赵国与魏国漳水结盟,魏国才归还邯郸。

之后秦国趁齐魏赵交战之际,攻打魏国并占领安邑和固阳。

魏国与齐、赵讲和后反攻秦国,围攻定阳,秦孝公被迫与魏惠王讲和,魏国挽回了桂陵之战的局势。

随后魏惠王以霸主姿态召集十二个诸侯国举行“臼里之盟”,并朝见周天子。

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答应出兵,使韩国竭力抵抗以消耗魏国。

韩国五战五败后,齐宣王命田忌、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齐军进攻魏国。

齐军再次使用“围魏救赵”的策略,直奔魏国都城大梁。

魏惠王大怒,令太子申为统帅,庞涓为将军,全力迎战齐军。

孙膑利用魏军认为齐军怯懦的心理,采用“减灶之计”,佯装齐军不断逃散。

庞涓中计,率轻锐部队追击齐军。

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军路线和速度进行推测,在马陵设下埋伏。

当魏军进入埋伏圈后,齐军万弩齐发,使魏军陷入惊恐并大败溃乱。

在马陵之战中,孙膑命令士兵削去道旁一棵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并在树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当庞涓带着残兵溃败时,已经夜幕降临,士兵们发现前面一棵大树被削去了皮,露出白色的木质,上面似乎还刻有字。

士兵们向庞涓报告后,庞涓在士兵们的火把中揍近一看,方知中计,但为时已晚,庞涓智穷力竭,最终愤愧自杀,太子申被俘。

马陵之战使魏国国势由盛转衰,失去了中原霸权,齐国则取而代之成为东方霸主。

同时,此战也成为秦国与中原各国局势的转折点,魏国此后失去了阻止秦国东进的能力,为秦国逐渐吞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它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体现了孙膑对战前庙算、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弱诱敌、设伏歼敌等军事思想和战术的出色运用。

孙膑在齐国立下赫赫战功后突然消失,关于他最终的结局,存在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他退隐山林,著书立说,将自己的军事思想和经验总结撰写成了《孙膑兵法》。

也有说法称他可能在政治斗争中受到排挤或其他原因而默默离开。

孙膑作为孙武的后代,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而闻名于世,他所创造的“围魏救赵”等战术对后世军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