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扛把子李鸿章,为啥铁了心要搞垮胡雪岩,收复西北的大功臣?

杰燊 2024-12-21 09:14:36
一、 胡雪岩:从穷小子到红顶巨商的传奇之路

胡雪岩出身穷苦,小时候还放过牛,但他脑子聪明又肯努力,在钱庄做事慢慢有了出息。

后来他结识了王有龄、左宗棠这些当官的,靠和官府的关系,在生意上混得风生水起。

他开了阜康钱庄,创办胡庆余堂,还帮左宗棠办了不少事,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有钱有势的红顶商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雪岩拼了老命,筹集钱粮,为左宗棠收复大西北,出了大力,功不可没!

二、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朝堂争斗

(一)发展路线分歧大

晚清时候,李鸿章和左宗棠,对国家该咋发展看法完全不一样,最出名的就是,海防和陆防的争论。

1874 年日本打台湾,让清朝沿海的防务问题,一下子严重起来,加上西方列强,老从海上欺负中国,海防就变得特别重要。

这时候朝廷里就开始讨论,海防和陆防,哪个更重要,也就是“海防塞防之争”。

李鸿章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上,经常在东南和直隶,这些沿海地区活动,看到日俄对东北、法国,对南部海域的威胁,觉得沿海是国家的核心,经济贸易都在这,清朝国力不行,没法同时顾两头,就应该先发展海防。

他觉得京城和长江流域,这些重要地方,守住就行,其他沿海边境,稍微布置下,就算有点损失,也不影响大局。

他甚至说新疆那地方太荒凉,没人没东西,现在海防塞防顾不过来,不如先不收复新疆,把用来收复新疆的钱拿去搞海防,像大力发展北洋水师这些洋务事业,保住清朝的政治、经济中心。

左宗棠当时是陕甘总督,在西北待了很久。

他在平定回乱的时候,发现新疆很重要。

新疆地方大,有很多棉花、粮食、瓜果、牛羊,矿产也不少,根本不是李鸿章说的荒地。

而且新疆从康熙、雍正、乾隆那时候起,就是中国的领土,要是丢了,陕甘就危险了,整个内地都得受影响,西北要是没了屏障,列强肯定得寸进尺,清王朝将岌岌可危。

所以他觉得陆地边境和海防都重要,不能偏废,当时海上暂时没啥大问题,就应该先解决新疆危机,出兵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的时候,两人也吵得厉害。

李鸿章不想打,觉得中国打不过法国,到处劝朝廷议和,还不听朝廷让他指挥中法战争的命令。

左宗棠却主张打,形势危急的时候,他主动跟朝廷说要去前线指挥,虽然最后没去成,但在朝廷里团结主战的大臣,和李鸿章对着干,说“大清不能一直怕洋人,与其赔钱,不如拿赔钱的钱打仗”,坚决要抗击法国侵略。

就这样,他们在好多国家大事上意见不合,矛盾越来越深,在朝堂上争得不可开交,都想让朝廷听自己的,按自己的想法发展国家。

(二)权力斗争很激烈

李鸿章和左宗棠不光是政见不同,背后还争权夺利。

在朝堂上,谁说话算数谁就能左右决策,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

他们俩都想当这个能说了算的人,所以在好多事上明争暗斗,互相打压,想让自己更有影响力。

就拿军费分配来说,左宗棠要收复新疆,得花好多钱,西征预算就几千万两。

他到处筹钱,找各省摊派,还向洋行借钱,胡雪岩在这中间帮了大忙,最后凑够钱抬棺出征,收复了新疆。

但这一来,朝廷本来要给海军的军费,就大受影响了。

总理衙门和户部商量,把海防费用一半给户部,去还新疆西征军费的欠账和借款。

负责海防的李鸿章不高兴了,因为北洋水师建设也缺钱,没钱买船、买武器、训练水师,这就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从地方势力看,李鸿章是淮系的老大,手握军权,把亲信都安排到各地和重要部门,淮系势力很大,差不多控制了清朝半壁江山。

左宗棠虽然是湘系名义上的首领,但实际上很难指挥整个湘系,手下当官的级别低,大多是武将,势力小。

左宗棠调到陕甘总督后,势力到了西北,西北穷,他能调动的资源,比李鸿章少多了,在权力斗争里不占优势。

而且他们背后,都有不同的利益集团,他们的争斗,也影响到各自阵营里人的利益和发展。

像胡雪岩,是左宗棠的商业帮手,靠左宗棠生意越做越大,成了红顶商人。

李鸿章这边,肯定不愿意看到,后来胡雪岩的倒霉,也和这权力斗争,有直接关系。

总之,他们的权力斗争,在朝堂内外悄悄进行,对双方和背后很多人,都有很大影响,是晚清官场复杂的一个写照。

三、 盛宣怀:李鸿章的左膀右臂和商业伙伴

盛宣怀 1844 年,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和官僚家庭,小时候受父亲影响,喜欢研究时政,但考科举一直考不上。

1870 年,他经人介绍成了李鸿章的幕僚,李鸿章和他父亲是朋友,所以很看重他,让他当行营文案兼营务处会办,从此他开始了近 50 年的官商生涯。

在李鸿章身边,盛宣怀靠自己的本事越来越厉害,成了李鸿章的心腹。

盛宣怀在近代工商业很有名,推动了很多开创性的事业。

比如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他在里面当过会办、督办,让企业发展得不错;

他还筹备开办了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后来在很多地方有分行,对国家经济有贡献;

汉冶萍公司也是他弄起来的,这是中国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给重工业打了基础;

北洋大学堂(现在天津大学的前身),也是他创办的,培养了很多人才。

他创造了好多“中国第一”,搞洋务运动,推动工商业发展,被人叫做“中国早期现代化之父”、“中国实业之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在当时复杂的官场和商场环境里,盛宣怀和李鸿章关系特别好。

一方面是因为他父亲和李鸿章有交情;

更重要的是,他用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的想法,和李鸿章一样。

他们都想通过发展工商业,让国家变强,抵抗列强经济侵略。

而且有共同的利益,所以经常一起商量事情,在晚清的各种变化里互相扶持,一起面对挑战和机会。

四、胡雪岩为啥被盯上

(一) 政治上碍了李鸿章的事

晚清时候,李鸿章和左宗棠矛盾很多,胡雪岩帮左宗棠,就成了李鸿章的眼中钉。

李鸿章和左宗棠,在国家发展路线上吵得厉害,像“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要先搞海防,左宗棠要收复新疆,中法战争的时候,一个主和一个主战,矛盾更大了。

胡雪岩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帮了大忙,朝廷没钱给军费,他用海关收入担保,向外国银行借了好多钱,让左宗棠能出兵收复新疆。

有胡雪岩的钱支持,左宗棠在朝堂上说话更硬气,这对李鸿章很不利。

所以李鸿章觉得,只有扳倒胡雪岩,削弱左宗棠的经济实力,自己在朝堂上才能更有优势,让朝廷听自己的,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二)经济上抢了别人的蛋糕

胡雪岩生意越做越大,商业版图不断扩张,这就惹到了盛宣怀和其他商人。

胡雪岩想垄断生丝市场,1882 年的时候囤了很多生丝,一是想赚大钱,二是想让洋人成本变高,拖垮他们。

盛宣怀是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在工商业也有大计划。

他弄了轮船招商局、中国通商银行、汉冶萍公司这些大企业,很有商业头脑和资源整合能力。

看到胡雪岩囤生丝,李鸿章和盛宣怀觉得机会来了。

他们先假装配合胡雪岩囤丝,然后盛宣怀到处造谣说,胡雪岩资金链断了,钱庄要倒闭,让胡雪岩信誉受损。

同时,李鸿章不让别人买胡雪岩的生丝,胡雪岩的生丝卖不出去,钱回不来。

如果能扳倒胡雪岩,盛宣怀就能取代他的商业地位,李鸿章这边,也能得到更多经济好处。

因为控制了商业,就能赚更多钱,还能通过商业影响力支持政界,巩固李鸿章一派的势力,实现政商互相帮助,利益最大化。

五、李鸿章和盛宣怀的“组合拳

(一)用政治手段打压

李鸿章在官场有权有势,为了整垮胡雪岩,他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他和左宗棠不合,胡雪岩又帮左宗棠,所以李鸿章让亲信弹劾胡雪岩,说他挪用公款赚钱、欠钱不还这些罪名。

比如胡雪岩生丝生意出问题,资金紧张的时候,李鸿章让亲信在朝堂上告状,朝廷信了,让左宗棠去追胡雪岩的欠款,还查抄了他的财产。

这些官方行动,让胡雪岩政治上很被动,生意也受影响,他的商业帝国开始不稳了。

(二) 商业上围追堵截

盛宣怀在扳倒胡雪岩的过程中,用了很多阴招。

胡雪岩想垄断生丝市场,投了很多钱囤丝。

盛宣怀联合中外很多生丝商人围攻他,自己也囤丝迷惑胡雪岩,让他继续投钱,还收买胡雪岩的客户,让他的生丝卖不出去,资金回不来,资金链越来越紧。

盛宣怀还利用自己管电报局的权力,盯着胡雪岩的资金调动。

胡雪岩要还汇丰银行 80 万两借款的时候,等着上海道的欠款救急,盛宣怀通过上海道台,把这笔欠款拖了 20 天。

同时,他到处说“胡雪岩生丝生意赔了,阜康银行要倒闭”,引发挤兑风潮。

大家都去阜康银行取钱,胡雪岩没办法,只能低价卖丝、抵押房子地契,但还是不行,最后商业帝国垮了。

六、 胡雪岩的悲剧结局和历史教训

破产又病死,下场凄凉

胡雪岩被李鸿章和盛宣怀整了以后,生意很快不行了。

他囤生丝想赚钱,结果外商抵制,意大利生丝丰收,中法战争又爆发,丝价大跌,亏了上百万两。

盛宣怀这时候又使坏,让上海道台拖了 20 天协饷,胡雪岩还不了汇丰银行的钱。

盛宣怀还造谣说他资金链断了,钱庄要倒闭,引发挤兑。

大家都去阜康钱庄取钱,胡雪岩没办法,只能卖丝、抵押房子地契,但还是挡不住商业帝国垮台。

阜康钱庄和其他商号都倒闭了,以前的辉煌没了。

生意垮了,胡雪岩欠了很多钱,身体和精神都受不了。

以前那个风光的红顶商人,现在啥都没了。

最后在又穷又气中病死,以前的辉煌化作云烟,只留下让人感叹的故事。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