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为何能深受乾隆重用?刘统勋的官职有多高?

英明果断橙子 2025-01-07 18:24:30

引言: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为何能得乾隆重用?他的官职处于何种高度呢?虽说清朝没有宰相这一职位,但大学士的地位其实就跟宰相差不多。在乾隆时期,刘统勋是颇受宠信的大学士之一,那他的权力与地位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他为何能够这般受乾隆器重?他的家庭背景以及为官做派又是怎样的呢?咱们来仔细瞧瞧。

一、身世不凡,传承清正门风

刘统勋的家族历史悠久,世世代代都有人担任官职。他家从祖上开始,就在顺治、康熙朝当官,让家族有了很高的地位。刘统勋的祖父是刘必显,他是顺治年间的进士,在户部担任员外郎。祖上不贪图不该得的好处,工作勤恳负责,当官清正廉洁,为家族树立了良好的风气。

到了刘统勋的父亲刘棨那辈,他们家族在仕途上持续发展。刘棨在康熙朝考中进士,担任四川布政使。刘棨施政认真负责,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严格遵守家训,自身作则,保持着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作风,四川百姓对他非常敬重和喜爱。

刘统勋打小就受到家学的影响,深受家族清正家风的浸染。他和祖父、父亲在朝廷当官的时候,都对自己严加约束,不偏袒私情,依据公理执法,绝对不会贪污钱财。这般世代传承的优良品德,使得刘统勋必定会成为大清的一位著名臣子。

刘统勋打小就明白读书人应有的职责,得忠心耿耿,为国家和百姓效力。他在良好的家学影响下,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地学习,最终在雍正二年考中进士,由此开始了官宦生涯。虽说刚开始当官时,只是做些翰林院编修之类的文官工作,可他照样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工作起来认真负责,没多久便得到了当时还是皇储的乾隆的认可。

二、踏入朝廷并历经诸多考验:

刘统勋在雍正朝的时候,仅仅是做着翰林院编修以及上书房行走这类文职工作,不过他干活勤恳,做事沉着稳健,在乾隆还是皇储的时候,就很受赏识。等到雍正去世,乾隆登上皇位后,就开始重用自己信任看重的人。在乾隆初期,刘统勋因为表现优异,很快就被新皇帝重视并提拔了。

乾隆刚登上皇位的时候,朝廷里有不少老臣,像张廷玉、鄂尔泰这些人,权力很大,在雍正朝的时候立了不少功劳,乾隆对他们很不放心。特别是张廷玉,这人又固执又世故,还任人唯亲,跟鄂尔泰不停地搞党派争斗,朝廷内外都对此有疑问。那个时候,年轻的贵族讷亲也逐渐变得骄傲放纵,朝廷的纲纪慢慢地变得没有秩序了。

乾隆心里清楚刘统勋品性刚直,是自己的重要臣子。于是,乾隆让刘统勋去弹劾张廷玉和讷亲,以此来整顿朝廷纲纪。果真,刘统勋秉持公正,直接指出这二人的过错,竭力陈述将他们革职的缘由。乾隆就借此机会把这二人的职务给罢免了,平息了党派争斗,再次强调了皇帝的权威。

自此,民间越发将刘统勋视作“青天大老爷”,认为他是能够替百姓伸张冤屈的英明督察大臣。一时间,刘统勋声名远扬,乾隆对他极为信任,全力对他进行提拔和重用。就这样,经过种种考验,刘统勋铁面无私的清官形象得以树立。

三、身兼多职且权势过重,以致在朝中有极大的影响力

乾隆心里清楚刘统勋一片忠心,毫无疑问地对他予以重用。在乾隆六年,乾隆亲自任命刘统勋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职位是负责监察整个朝廷官员是否称职的重要岗位,属于一品大员。刘统勋敢于担当做事,秉持公正处理事务毫不退缩,没过多久果然取得了诸多功绩。

当年,黄河水患严重,阻碍重重,乾隆很担心这会危及边疆的安全。于是,把治理黄河的重任,交给了经验丰富、历经多次战争的刘统勋。刘统勋精心策划,带领工人努力劳作,最终成功治理了黄河,这是清朝建立以来在治理黄河方面取得的最大功绩。乾隆对他的勤奋和尽责深感钦佩,就让他专门负责治理黄河的各项事务,并给予他一个称号。

自此,朝野上下都极为推崇“内阁大学士”这一职位,将其视作朝廷最为重要的官员。到了乾隆晚年,刘统勋已然八十多岁,被乾隆亲自任命总理文武百官的政务,担任内阁大学士,堪称是位高权重之人,为文武百官之首。他号令整个朝廷,压制党派争斗,从其处于权力核心的地位便能清楚知晓。

乾隆年间,刘统勋乃是三朝重臣,身为内阁学士主管文事,作为总督负责河工兼管军事,还负责监督查办并镇压党争,多种重大权力集于他一人之身,在朝野引起震动,被赞为当世罕见的一代名臣。乾隆对他极为信任,这种信任可谓是极为难得,独一无二。

刘统勋打小就受着家训的影响,把廉洁自律当作当官的标准。他打小就清楚,做人做事得敞亮,绝对不能去捞那不应该得的钱财。从他当官开始,一直到年老的时候,他都始终坚守着这个原则,从来没有违背过。

当时有人作诗说:“刘统勋属于这‘一类人’中的杰出者。就算他处在高位,仍然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作风,过着朴素的生活。每到年末,他肯定会清查家中财产,仔细核对没有遗漏。要是有多余的钱财,一定会认真追查其来源。”

有一年,刘统勋清查自家财产时,发觉多出了几百两金子,怀疑是下属暗中行贿所致。于是,他赶忙把家人叫来,追查这笔钱的来源。最后查实,确实是地方官员私自送的。刘统勋虽说曾经监督办理过此人的事,却从不谄媚迎合。他立刻把送来的金子全部没收,归为公有,还再次强调了家规:“  ”  (原文中家规内容未提及,所以此处保留原样)

五、谥号“流芳千古”

刘统勋这辈子当官,那是忠心不二,正直不阿,很受乾隆看重。到了乾隆五十七年,刘统勋在任上去世,活了八十六岁呢。乾隆亲自给他写了祭文,还追赠了一个谥号“文正”,以此来表明他这一生清正廉洁的美好品德。

“文正”二字,乃是清朝文臣所能获得的最为崇高的荣誉谥号。在此之前,仅有寥寥数人荣获这一殊荣,像康熙朝的遗臣傅恒之类的。由此能够看出,乾隆对刘统勋的重视与褒奖,是前所未有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刘统勋得到这一殊荣,比他的儿子刘墉还要高,这足以表明他在乾隆心中的地位。

当时有人作诗称赞道:“”由此可见,刘统勋声名远扬,被当作开国功臣,是清正显贵之人。乾隆还亲自给他写祭文,以此来彰显他“一生的功绩。

刘统勋能够获得“殊荣”,那是因为他家风清正,世代相传。他出身仕宦家庭,却从不徇私,更以占便宜为耻。这和他儿子刘墉后来的为政风格颇为相似,他们都是清正自律的榜样。

不仅这样,刘统勋早早就得到了乾隆的赏识与看重,之后在朝廷中权势很大,称得上是乾隆最为得力的帮手。正是有像刘统勋“这样的清正之臣在身边,乾隆才能够在当政时展现出英明,让大清迈向全盛的阶段。用“得力助手”来形容刘统勋,是非常恰当的。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