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着《人民日报》的一段经典语录:
“最好的抗抑郁法是运动、最好的养生是不养生、最好的睡眠是不怕失眠、最好的生活是吃喝玩乐。”
寥寥几句,却暗藏大智慧,诠释了最深刻的人生哲学。
原来,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做到以下四点。
01
最好的抗抑郁方法是运动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曹庆久在节目中谈到:
“运动,对于抑郁是有治疗作用的。
一周内,多运动75分钟的人,且达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的一个程度,那么他抑郁的发病率会比不运动的人降低18%。
要是多运动150分钟的话,他的抑郁发生率会减少25%。”
诚然,运动对情绪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运动过程中所释放“快乐激素”——内啡肽、多巴胺、血清素等物质,可以有效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提升幸福感。
除此之外,长期规律的运动还能提高心理韧性,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苦难的能力。
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曹林,2005年末,确诊重症糖尿病,并伴有高血压和抑郁症。
当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出院时,护士长一句“曾有人靠跑步控制住了糖尿病,但需要终身坚持”,促使这个老人整整跑了14年。
就这样,65岁的他通过跑步有效控制住了血压和糖尿病,战胜了抑郁症。
他在《奥森日记》一书中,记录跑步带给他的人生感悟,正如书中所说:“跑下去,天自己会亮。”
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习惯久坐、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上负面情绪的堆叠,很容易积劳成伤、积郁成疾。
运动,则能帮我们缓解身心疲惫,重现蓬勃活力,宛若新生。
当你出现焦虑、郁闷、自责,缺乏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时,与其在情绪沼泽中越陷越深,不如转移注意力,快速进入运动状态。
哈佛大学讲师泰勒说过:
“运动,是最强劲的精神药物。”
一场酣畅淋漓的跑步,会将纠结和迷茫踩在脚下,让焦虑和困惑随汗水排出体外。
一次宁静专注的冥想,会把嗔怒和怨恨隔绝于外,让忧愁和哀伤于平和中渐渐消散。
运动,能治愈99%的精神内耗,促使人们实现精神内守。
从今天起,选择一项你感兴趣的运动,比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睡前瑜伽、跳健身操、早晚跳广场舞等,用坚持和汗水浇灌健康的花朵。
请记住:每一个不曾运动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一个因运动起舞的日子,都是精神挣脱萎靡囚笼后的昂扬奋进。
02
最好的养生行为是不过度养生
近些年来,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了。
可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跟风养生,盲目追求养生产品,过度依赖养生器械,结果越吃越伤、越练越虚,而那些利用人们惧怕衰老、畏惧死亡心理的商家,却赚得盆满钵满。
过多的保健品不保健康,反而加重肝肾负担,影响身体正常机能;
各种代餐食品不保营养,反而导致营养摄入单一,破坏身体代谢平衡;
花样百出的排毒丸并不能净化身体毒素,反而干扰肝脏解毒功能,危害身体。
新闻上年轻人因过度节食、老年人因长期过量服用保健品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被送进医院的事件也不在少数。
还有一些因过度养生而去世的“养生专家”,梅墨生一生注重养生,享年59岁;林海峰鼓吹“整体自然疗法”,死于食物中毒,享年51岁……
统计学里的百岁老人,90%的人并没有养生概念。
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30万人口,健康的百岁老人就有94位,超过国际上对长寿之乡命名标准的5倍之多。
这些老人长寿的“秘诀”不过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习惯。
《黄帝内经》中讲到:
“有智慧的人养生都能顺应四时法则,不违背常理,方能延年益寿。”
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也曾公开发声:
“老年人很多病其实不是病,就是老了,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要学会和症状和平相处,别把衰老当病治。”
最好的养生行为就是避免过度养生,伤害自身免疫力,尽量每天做到三餐七分饱,不克制亦不贪嘴,不熬夜、不久坐。
最好的养生心态就是不被焦虑绑架,精神上不受力,不徒添心理负担。
要知道,人体内有着一套精密的免疫系统,身体的自愈能力远比我们想的更加强大,我们要做的就是不人为破坏它。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周春凌这7个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值得大家借鉴:
1、充足睡眠2、多吃大蒜、蔬菜3、多喝鸡汤、蜂蜜水、姜水、柠檬水
4、享受下午茶时光5、每周坚持锻炼6、多晒太阳7、保持微笑。
03
最好的睡眠是永远不怕失眠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事情往往会朝着你所想得不好的方向发展,你越怕出事,就越会出事。
人们越是拼命想睡着,越是失眠睡不着,除了生理因素,大多数人失眠的原因不外乎两点:
1、源于自身焦虑情绪,被无法入睡的焦虑所控制;
2、用失眠来掩盖对其他问题的焦虑。
你不妨观察下身边人,那些遇事总是乐观的人很少出现失眠状况,他们没有思想负担,习惯倒头就睡,永远不用担心自己睡不着。
反而是那些整日忧思过虑的人,明明芝麻大的事情,也会扰乱他们的节奏,导致他们难以入睡,明明身体很累了,大脑思绪仍在乱飞,闭着眼却比谁都清醒。
解铃还须系铃人,打破失眠恶性循环的方法,不是对抗失眠本身,而是和自己的情绪和平相处,避免大喜大悲。
如果白天的执念就像一根倒刺,让你难受和痛苦,你不是非要执着于拔掉它才能安然入睡,不去理睬它、触碰它,就能轻松许多。
正如《情绪自救》中所说:
“睡眠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我们的一种本能,不需要用力干预。”
要知道,所有事情都存在不可预见和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
永远别把自己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里,也不要担心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
正如樊登所说:“不要为了2小时以后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所烦恼。”
除了生病,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过剩的情绪和更多的欲望带给你的。
罗永浩曾在一档节目上告诉观众,他将近十四个亿的债务已还完8.24亿元。
当有人质疑他每天睡得着觉吗?
他在节目中回答道:
“我也经常失眠,但是我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就数我的债务,一个亿、两个亿、三个亿,就睡着了……早上醒来倍精神,又是债务满满的一天。”
好友冯唐说他是“微笑面对惨淡人生”,网友表示:“遇到困难了,睡不着了,想想老罗,没啥过不去的坎和解决不了的问题。”
任何时候,压力都不会转变成动力,只会转变成病例。
下次如果因为某事睡不着,不妨拿出纸和笔,将阻碍你睡着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第二天醒来再对症下药,逐个击破。
04
最好的生活是吃喝玩乐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写到:
“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活在当下,抓住周围一切的美好。”
人活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同的经历和体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个体,只追寻结果的人生注定难以精彩。
因为人一旦成为结果的产物,就会走上特定的路,行为和心灵会被束缚。
唯有突破各种限制,为心灵赋能,才能活好当下,享受当下。
假设你是扫马路的环卫工人,退休后你想去干嘛?
也许很多人都会被这个身份所限制,跳不出思维定势,所联想的无非是没有钱怎么办?养老怎么办?
可有一位68岁的环卫工人,退休后骑行西藏,他说:
“要把钱花在旅行上,别花在医院里。”
除此之外,“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浙江100岁老太太每天活力满满,爱咖啡、爱化妆、爱学习、看新闻、喜欢听京剧和越剧……
人生的烦恼和苦难,都是自找的,该奋斗的时候就努力奋斗,累了就换一种活法,不要对吃喝玩乐有罪恶感。
北大教授林小英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
你每天死气沉沉地生活,生活就是一潭死水,多做让自己内心真正开心的事情,为生命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热忱,才能真切体悟到生命的真谛和美好。
从今天起,不妨将“哭着来,笑着走”的人生态度贯彻到每一天,糊涂一些,事过不追问,不要计较太多,带着一颗知足的心踏实过好每一个今天。
▽
最后,和大家分享人民日报一段治愈人心的话:
“不要提前焦虑,焦虑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陷入阴云,不见天日,心理失衡,身体生病,让自己雪上加霜。
也不要预知烦恼,人生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生活就是见招拆招。日落归山海,山海藏深意。”
往后余生,愿你向外只关注自己的健康,向内只在乎自己内心的平和。
做一个不为外物所扰,不为琐事所困,于心灵深处觅得安宁净土的智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