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不想篡汉称帝?为何想当周文王,还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

刺客信条暗影行 2024-12-07 17:23:47

世人皆知曹操是汉末乱世枭雄,更是众口相传他有着"奸雄之心",想要篡汉称帝。可细细思量,这位"乱世奸雄"的所作所为,却又处处透着蹊跷:他不但三番五次拒绝群臣劝进,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多次表示自己要做"周文王"。这位运筹帷幄的枭雄,到底是真的不想当皇帝,还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让我们走进历史,揭开这段扑朔迷离的往事。

一、曹操的"周文王"之志

世人都知曹操多次表态要做"周文王",却不知这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建安十五年,曹操面对诸多大臣的劝进,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不是直接拒绝,而是发布了一份特殊的文告——《让县自明本志令》。

这份文告写得可有意思了。曹操开篇就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这话说得倒是实在,可紧接着他又说了一件趣事:他不光对大臣们这么说,还特意叮嘱妻子儿女,让他们都明白自己的心意。

这不禁让人想起建安十七年的一件事。当时董昭等人又向曹操提议"建设五等",意思是要恢复周朝的爵位制度。曹操听后却说了一句令人玩味的话:"建设五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之?"

不过最有意思的还要数建安二十年,夏侯惇找到曹操,说了一番劝进的话:"天下都知道汉朝的国运已尽,新的时代就要来临。自古以来,能为百姓除害的人,就是百姓的主人。您征战三十多年,功德彰显,天下百姓都依归于您,应顺应天命,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谁知曹操听完,只说了一句让后人反复琢磨的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说起周文王,可是个有意思的人物。他在商朝末年做了五十多年的诸侯,虽有三分天下之二的实力,却始终没有称王称帝。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后才灭商建周,而周文王却被后世称为"素王"——未当皇帝却有帝王之德的人。

建安二十四年又发生了一件事。孙权上书称臣,还说这是顺应天命。曹操看到信后,对身边的人说:"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这话说得多有意思,分明是看穿了孙权的心思,却又不动声色地避开了称帝的话题。

那时的曹操已经是魏王了,手握重兵,掌控朝政,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可他偏偏选择了周文王这个角色,而且一直坚持到了去世。

就连他的一些日常言行也很有意思。比如有一次,有人建议他设立魏国的官制,他却说:"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这话说得谦逊,却也透露出他对汉室的态度。

二、三个女儿的政治意义

说起曹操的三个女儿,可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事。建安十八年,朝廷上下突然传出一个消息:曹操要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这件事在当时可引起不小的轰动。

要说这三位公主,分别是曹节、曹宪和曹华。其中曹节年纪最长,被封为贵人;曹宪次之,被封为昭仪;最小的曹华因年纪尚小,还要在家中待到成年。这等于是一次性把三个女儿都许配给了汉献帝,这在汉朝历史上可是头一遭。

有趣的是,这三位公主的性格各不相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大女儿曹节。她在嫁入皇宫后不久就被立为皇后,可她的言行举止却与一般的皇后大不相同。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后不久,朝中就有大臣开始鼓动曹丕称帝。谁知曹节却当众表态,说汉室天下乃高祖打下,自己身为皇后,怎能助纣为虐?这番话一出,顿时让主张禅让的大臣们哑口无言。

更有意思的是,每当有人在曹节面前提起禅让之事,她总会以各种理由推脱。有时说"此事重大,需要从长计议",有时又说"应当等到时机成熟"。就这样,她硬是把禅让的事情拖了好几个月。

再说二女儿曹宪,虽然没有像姐姐那样公开表态,但她在宫中的一举一动也很耐人寻味。据说她经常在汉献帝面前提起汉室的历史,讲述历代皇帝的故事,似乎是在提醒汉献帝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

至于最小的曹华,虽然因为年纪小的缘故,迟迟没能入宫,但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政治符号。三个女儿,就像是三道保险,既确保了汉献帝不会轻举妄动,又给了他某种程度的保护。

更有趣的是,当时朝中就有人议论:曹操为何要一次性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历史上,即便是最显赫的外戚,通常也只会把一个女儿嫁入皇室。况且当时的汉献帝已经有了皇后郭皇后,按理说再纳妃也不该一次纳这么多。

这事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大概会被人说是沽名钓誉。可曹操偏偏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得很克制,比如他从不以外戚的身份干预朝政,也不让自己的女儿们的娘家人在朝中专权。这一来二去,倒让人更摸不着头脑了。

有意思的是,这三位公主在历史上的表现,似乎都在印证着一个事实:她们不是被派去监视汉献帝的眼线,反倒像是被派去保护他的盾牌。这种做法,与曹操一贯标榜的"周文王之志"倒是相映成趣。

三、权力与谋略的博弈

世人都说曹操善于权谋,却不知他在权力博弈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建安十五年到二十五年这十年间,曹操的军事行动可谓频繁,几乎每年都在征战。这些征战背后,却藏着一连串巧妙的政治安排。

要说这其中最有意思的,要数建安十六年的一桩事。当时曹操出征马超、韩遂,临行前却把司隶校尉钟繇留在了后方,还特意表他为前军师。这位钟繇可不是一般人,他与荀彧素来交好,在朝中的威望也不小。

接下来更有趣的事发生在建安十七年。曹操这次是去征孙权,临行前又把荀彧留下,让他担任参军。这两位重臣都是不主张称帝的,可曹操非但没有疏远他们,反而给了他们更重要的职位。

就在同一年,曹操还做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改革了爵位制度。在这之前,汉朝沿用秦朝的二十等爵位,最高也就到列侯。可随着功臣越来越多,这些爵位就不够用了。

曹操的改革很有意思,他在原有的爵位之上,新增了"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三种。这么一来,原本没有机会封侯的人也有了盼头。更妙的是,这些新爵位虽然名号响亮,实际上却是"虚封",不像传统的列侯那样有实际的封地。

与此同时,曹操对待汉室宗亲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建安二十年前后,他开始将一些汉室宗亲调到邺城居住。表面上看是安置,实际上却是把这些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可有趣的是,他并没有苛待这些宗亲,反而给了他们优厚的待遇。

这时候,朝中的政治氛围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陈群为首的一批重臣开始频繁地向曹操表达劝进的意愿。每当这时,曹操总会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着"非人臣所当为"之类的话。

可就在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又做了一件看似矛盾的事:他把华歆调到军中担任军师。这位华歆的立场很有意思,他既不像荀彧那样明确反对称帝,也不像陈群那样积极劝进,而是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更有意思的是,这几位重臣之间的互动。荀彧和钟繇是老朋友,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陈群和华歆都是博学之士,但在朝廷大事上却各自保持着不同的立场;至于曹操本人,则是把这些立场不同的重臣都安排在重要位置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些看似零散的举动,串联起来却显示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一方面是军事上的持续征伐,另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巧妙平衡。不论是改革爵位、安置宗亲,还是重臣的调遣,都在这个大局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四、从魏公到魏王之路

说起曹操的称公称王之路,还真是一段趣事连着一段趣事。建安十七年,那位总爱出谋划策的董昭又来了,他这次的主意可不小:要给曹操封个魏公。

这事说来有意思。董昭先是去找了荀彧商量,谁知荀彧直接回了句:"丞相本是为了匡扶朝廷才起兵的,一向以忠贞自守,还是不要这样做的好。"这话传到曹操耳朵里,他倒是没说什么,只是把荀彧调去了军中。

再说这个魏公的封地,可有点意思。朝廷给曹操划了十个郡: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乍一看挺大的,可仔细数数,这不就是原来冀州的地盘吗?曹操本来就是冀州牧,这一番操作下来,还真像是给老铁牌子换了个新招牌。

建安二十年又出了个新花样。当时有人提议要设立魏国的官制,结果曹操说了句让人琢磨不透的话:"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这话说得,好像是在嫌弃魏国太小似的。

有意思的是,这时候朝中开始出现一些新变化。原本那些反对曹操称公的大臣,这会儿也不怎么说话了。倒是一些年轻的官员,比如陈群、王朗这些人,开始频频向曹操献计,说什么"天命有归"之类的话。

建安二十一年,事情又有了新变化。朝廷突然宣布要给曹操加九锡。这九锡可不是普通的礼物,在汉朝是专门赐给权臣的特殊荣誉。有趣的是,每次朝廷要给曹操加九锡,他总是推辞几次才接受。

更妙的是建安二十二年的一件事。这次是要封曹操为魏王,可曹操又开始他的"推辞"把戏了。他先是说自己德不配位,接着又说担心百姓议论。折腾了好几次,最后还是接受了。

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冀州的那些官员们。当初曹操当魏公的时候,这些人该怎么干活还是怎么干活。等曹操当了魏王,他们还是该怎么干活怎么干活,好像职位的变化对他们来说就是换个称呼似的。

说到称呼,可就更有趣了。在成为魏王之后,曹操在朝堂上的称呼可就多了:有人叫他丞相,有人叫他魏王,还有人两个称呼一起用。每次大臣们上奏,用什么称呼都成了一门学问。

直到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他都保持着这种微妙的身份。既是汉朝的丞相,又是魏国的国王;既管着整个北方,实际控制的地盘却还是那些老地方。这种状态,倒真像他一直标榜的那个"周文王"了。

五、历史的重新审视

世人总把曹操的"不称帝"当作一场戏,却不知这其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值得玩味。让我们说说建安二十五年后发生的事。

曹操去世不久,他的长子曹丕登上了帝位。有趣的是,当时朝中的大臣们对这件事的反应很不一样。那些曾经劝曹操称帝的人,这会儿反倒不那么积极了;而那些以前反对的人,这时却没什么表态。

更有意思的是《魏书》的编纂。这本书的作者之一王沈,是当时的朝廷重臣,他的夫人还是荀彧的女儿。另一位作者荀顗,更是荀彧的亲生儿子。这两个与荀彧关系密切的人,在书中对曹操的描写可是颇有讲究。

比如说荀彧之死这件事。在《魏书》出现之前,荀彧之死还真没什么人提起。曹操当年可是为荀彧写了墓志铭的,曹植还特意作诔纪念。可到了《魏书》这里,就变成了"以忧薨"。这一个"忧"字,可就引出不少后话。

再说曹操的那些"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在他活着的时候倒是没人提起。到了晋朝,这话就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再往后,"奸雄"这个标签就被牢牢贴在了曹操身上。

有意思的是,不同朝代的史家对曹操的评价可是一直在变。汉末的人说他是权臣,魏晋时期说他是奸雄,到了唐朝,却又有人说他是能臣。宋朝的时候,更有人把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说这两人都是"国之干城"。

说起这个"奸雄"的称号,倒让人想起一件趣事。汉献帝当年对曹操的评价是"汉朝柱石之臣"。这评价听着可不像是对一个想要篡位夺权的人说的。就连孙权派人来劝进的时候,曹操也只是说了句"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并没有动那篡位的念头。

曹操在位期间做的那些事,现在看来也很有意思。他改革军制、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这些事都不像是一个一心想着篡位的人会做的。更别说他还三番五次地推辞进爵,把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跟着曹操打天下的将领们。像曹操的发小夏侯惇,就曾经劝他称帝。可曹操不但没答应,还引用了孔子的话来搪塞。这些老部下们对曹操的评价,倒是始终没变过——他们说曹操是个"重诺之人"。

每到这时候,就不得不提起曹操常说的那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在位五十年,虽有天下三分之二,却始终没有称帝。他给儿子留下了基业,却把称王称帝的事都交给了后人去做。

从汉末到曹魏,从魏晋到隋唐,一代代史家们都在重新解读着这位枭雄的故事。有趣的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反而越来越客观了。那些过去被当作铁证的"奸雄"故事,现在看来倒更像是后人的演绎了。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 2024-12-08 05:42

    别洗了 老曹都快洗成圣人了[得瑟] 本来就是有贼心没贼胆个事 非要洗成忠心为国 他忠心怎么不记得异姓不得为王得祖训了? 说穿了 以老曹的眼界 从他往前权臣家哪个有好结果?他也怕曹家落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收着点也没毛病